古文观止作者是谁_内容简介作品目录创作背景作品鉴赏

古文观止作者是谁_内容简介作品目录创作背景作品鉴赏

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古文观止

外文名

gu wen guan zhi

字数

130千字

创作年代

清代

作者

吴楚材、吴调侯

作品体裁

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

出处

选文上起先秦,下迄明末

作品特点

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

古文观止编辑

康熙年间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正式镌版印刷。

《古文观止》收自东周至明代的文章222篇,全书12卷,以收散文为主,兼取骈文。题名“观止”是指该书所选的都是名篇佳作。该书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衡文标准基本上兼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在文章中间或末尾,选者有一些夹批或尾批,对初学者理解文章有一定帮助;体例方面一改前人按文体分类的习惯,而是以时代为经,以作家为纬。

目录

1内容简介2作品目录3创作背景4作品鉴赏

作品选文作品评注艺术特色作品不足

5作品评价6作品影响7出版信息8作者简介

9获得荣誉

内容简介

编辑

古文观止作者是谁_内容简介作品目录创作背景作品鉴赏

古文观止

该书所选的古文,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的最多的是《左传》,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史记》,唐宋时代选得最多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照文体来看,该书选韵文十三篇,如《楚辞·卜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杜牧《阿房宫赋》等,这些作品都是“极声貌而穷文”,工于描绘,描绘中虽用韵语,但与诗不同,往往韵散结合,来加强声情之美。散文则或记人或记事,有议论有寓言等等。

作品目录

编辑

《古文观止·卷一》——周文

篇次

篇目

出处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

周郑交质

石碏谏宠州吁

臧僖伯谏观鱼

郑庄公戒饬守臣

臧哀伯谏纳郜鼎

季梁谏追楚师

曹刿论战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宫之奇谏假道

十一

齐桓下拜受胙

十二

阴饴甥对秦伯

十三

子鱼论战

十四

寺人披见文公

十五

介之推不言禄

十六

展喜犒师

十七

烛之武退秦师

十八

蹇叔哭师

《古文观止·卷二》——周文

篇次

篇目

出处

郑子家告赵宣子

《左传》

王孙满对楚子

齐国佐不辱命

楚归晋知罃

吕相绝秦

驹支不屈于晋

祁奚请免叔向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晏子不死君难

季札观周乐

十一

子产坏晋馆垣

十二

子产论尹何为邑

十三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十四

子革对灵王

十五

子产论政宽猛

十六

吴许越成

《古文观止·卷三》——周文

篇次

篇目

出处

祭公谏征犬戎

《国语》

召公谏厉王止谤

襄王不许请隧

单子知陈必亡

展禽论祀爰居

里革断罟匡君

敬姜论劳逸

叔向贺贫

王孙圉论楚宝

诸稽郢行成于吴

十一

申胥谏许越成

十二

春王正月

《公羊传》

十三

宋人及楚人平

十四

吴子使札来聘

十五

郑伯克段于鄢

《谷梁传》

十六

虞师晋师灭夏阳

十七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礼记·檀弓》

十八

曾子易箦

十九

有子之言似夫子

二十

公子重耳对秦客

二十一

杜蒉扬觯

二十二

晋献文子成室

《古文观止·卷四》——战国文

篇次

篇目

出处/作者

苏秦以连横说秦

《战国策》

司马错论伐蜀

范雎说秦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

颜斶说齐王

冯谖客孟尝君

赵威后问齐使

庄辛论幸臣

触龙说赵太后

鲁仲连义不帝秦

十一

鲁共公择言

十二

唐雎说信陵君

十三

唐雎不辱使命

十四

乐毅报燕王书

十五

谏逐客书

李斯

十六

卜居

屈原

十七

宋玉对楚王问

宋玉

《古文观止·卷五》——汉文

篇次

篇目

出处/作者

五帝本纪赞

《史记》

项羽本纪赞

秦楚之际月表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孔子世家赞

外戚世家序

伯夷列传

管晏列传

屈原列传

酷吏列传序

十一

游侠列传序

十二

滑稽列传

十三

货殖列传序

十四

太史公自序

十五

报任少卿书

司马迁

《古文观止·卷六》——汉文

篇次

篇目

作者

高帝求贤诏

汉高祖

文帝议佐百姓诏

汉文帝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汉景帝

武帝求茂才异等诏

汉武帝

过秦论上

贾谊

治安策

论贵粟疏

晁错

狱中上梁王书

邹阳

上书谏猎

司马相如

答苏武书

李陵

十一

尚德缓刑书

路温舒

十二

报孙会宗书

杨恽

十三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

汉光武帝

十四

诫兄子严敦书

马援

十五

前出师表

诸葛亮

十六

后出师表

《古文观止·卷七》——六朝唐文

偏次

篇目

作者

陈情表

李密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

北山移文

孔稚珪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骆宾王

滕王阁序

王勃

与韩荆州书

李白

十一

春夜宴桃李园序

十二

吊古战场文

李华

十三

陋室铭

刘禹锡

十四

阿房宫赋

杜牧

十五

原道

韩愈

十六

原毁

十七

获麟解

十八

杂说一(龙说)

十九

杂说四(马说)

《古文观止·卷八》——唐文

篇次

篇目

作者

师说

韩愈

进学解

圬者王承福传

讳辩

争臣论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与于襄阳书

与陈给事书

应科目时与人书

十一

送孟东野序

十二

送李愿归盘谷序

十三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十四

送杨少尹序

十五

送石处士序

十六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十七

祭十二郎文

十八

祭鳄鱼文

十九

柳子厚墓志铭

《古文观止·卷九》——唐宋文

篇次

篇目

作者

驳复仇议

柳宗元

桐叶封弟辨

箕子碑

捕蛇者说

种树郭橐驼传

梓人传

愚溪诗序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

小石城山记

十一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十二

待漏院记

王禹偁

十三

黄冈竹楼记

十四

书洛阳名园记后

李格非

十五

严先生祠堂记

范仲淹

十六

岳阳楼记

十七

谏院题名记

司马光

十八

义田记

钱公辅

十九

袁州州学记

李觏

二十

朋党论

欧阳修

二十一

纵囚论

二十二

释秘演诗集序

《古文观止·卷十》——宋文

篇次

篇目

作者

梅圣俞诗集序

欧阳修

送杨寘序

五代史伶官传序

五代史宦者传论

相州昼锦堂记

丰乐亭记

醉翁亭记

秋声赋

祭石曼卿文

泷冈阡表

十一

管仲论

苏洵

十二

辨奸论

十三

心术

十四

张益州画像记

十五

六国论

十六

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轼

十七

范增论

十八

留侯论

十九

贾谊论

二十

晁错论

上梅直讲书

苏轼

喜雨亭记

凌虚台记

超然台记

放鹤亭记

石钟山记

潮州韩文公庙碑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十一

三槐堂铭

十二

方山子传

十三

六国论

苏辙

十四

上枢密韩太尉书

十五

黄州快哉亭记

十六

寄欧阳舍人书

曾巩

十七

赠黎安二生序

十八

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

十九

同学一首别子固

二十

游褒禅山记

二十一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古文观止·卷十二》——明文

送天台陈庭学序

宋濂

阅江楼记

司马季主论卜

刘基

卖柑者言

深虑论

方孝孺

豫让论

亲政篇

王鏊

尊经阁记

王守仁

象祠记

瘗旅文

十一

信陵君救赵论

唐顺之

十二

报刘一丈书

宗臣

十三

吴山图记

归有光

十四

沧浪亭记

十五

青霞先生文集序

茅坤

十六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王世贞

十七

徐文长传

袁宏道

十八

五人墓碑记

张溥

创作背景

编辑

古文观止作者是谁_内容简介作品目录创作背景作品鉴赏

古文观止上下册

起初,吴乘权、吴调侯叔侄俩只是为给童子讲授古文编了一些讲义。后来逐年讲授,对古文的见解越来越深,讲义越编越精,以致“好事者手录”而去,“乡先生”读后有“观止”之叹,劝他们“付之剞劂以公之于世”。因此,才“辑平日之所课业者若干首”为一书。书稿编好后,即寄往归化(今呼和浩特市)请吴兴祚审阅。吴兴祚“披阅数过”,以为此书于初学古文者大为有益,便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端午节为书做序,且“亟命付诸梨枣”,就有了《古文观止》最早的刻本。

作品鉴赏

编辑

作品选文

二吴对清代以前散文的选择存在明显的偏重,重先秦、两汉和唐宋时期散文,轻两晋六朝和明代散文。这一重一轻既有二吴的主观意识,也符合消以前散文的大体情况。《古文观止》吸取前代选家(如金圣叹)的成果,入选的作品大都是比较优秀的。

作品评注

古文观止作者是谁_内容简介作品目录创作背景作品鉴赏

古文观止

二吴又对选文作了新的评注:有时从文章句法和用字入手进行分析,如欧阳修《醉翁亭记》评语:“通篇共用二十个‘也’字,逐层脱卸,逐步顿跌,句句是记山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似散非散,似排非排,文家之创调也。”有时评语从身世人情入手,如《史记·屈原列传》评:“史公作屈原传,其文便似《离骚》,婉雅凄怆,使人读之,不禁唏嘘欲绝。要之,穷愁著书,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宜其忧思唱叹,低回不置云。”

古文观止作者是谁_内容简介作品目录创作背景作品鉴赏

古文观止经典本

评注也取吕、楼、谢、唐、茅、金之说,而用楼、茅、金三家见解最多。多数评语是直接过录,如《谏逐客书》《送李愿归盘谷序》《送石洪处士序》等的总评即全抄自楼氏选本。有过录部分文字以作评的,如《捕蛇者说》《愚溪诗序》总 评一半文字取自楼氏选本。《进学解》《讳辩》《祭十二郎文》总评一半文字取自茅氏选本。《晏子不死君难》《五帝本纪赞》《吊古战场文》《留侯论》等文的总评部分文字即取自金氏选本。有本于原评而略作发挥的,如《答任安书》《报孙会宗书》《种树郭橐驼传》《丰乐亭记》 《书洛阳名园记后》《谏院题名记》等文的总评,就是对楼氏评语的发挥。《获麟解》《争臣论》《寄欧阳舍人书》的总评,就是对茅氏评语的发挥。《前赤壁赋》的总评是对金氏评语的改写,《超然台记》的总评是以唐顺之评语为骨架。还有些评语是将诸家之说糅为一体而出以己说,如《岳阳楼记》《读孟尝君传》《喜雨亭记》的总评即合用楼、金之论而言。这种择优而集的方法,在逐句逐段评点时用得更多。如《留侯论》首段末批“能忍不能忍是一篇主意”即取自吕氏批语,而“且其意不在书”下批“深人一层发议,此句及一篇之头也”则取用金氏原批。二吴这样“遍采名家旧注,参以己私”,是因为他们认为“诸选各有妙解,颇多阙略,是当取其所长以补其不足,便成全璧”(《例言》)。

一段段评语不仅有助读作用,而其文字本身的清丽优美流畅婉转也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这种二重审美又使《古文观止》增添了不少魅力。

艺术特色

1、对一部作品或一个作家,选择了那些可以代表其思想与艺术风格的篇章。《左传》是《古文观止》选的最多的一部书,此书选的《季梁谏追楚师》、《西判论战》、《宫之奇谏假道》、《子产告范宣子轻币》、《晏子不死君难》等,都反映了《左传》的这一进步倾向。《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的文章81 篇,基本上能代表他们的特色。即使是个别篇章的入选,也往往能代表写作者的精神风貌。如《过秦论》、《治安策》,显示出贾谊的才气横溢,议论深切;前后《出师表》,反复致意,可看出诸葛亮的一片忠贞;《岳阳楼记》,立意商远,情景交融,反映出范仲淹的思想境界与文童风貌。

2、对同一体栽的作品,入选时能从不同角度着眼,因而很少雷同单调的感觉。《古文观止》选录书信19 篇,但大多不是一般的应酬之作,而是各具特色,情文并茂。有的曾影响了一代的重要决策,如李斯的《谏逐客书》;有的发表了重要的政治主张,如路温舒《尚德缓刑书》;有的是长辈对子弟的教育,如马援《戒兄子严敦书》;有的是才智之士内心的不平,如司马迁《报任安书》;有的深刻讽刺了腐朽的社会风气,如宗臣《报刘一丈书》;有的实际上论述了一种专门的文体,如曾巩《寄欧阳舍人书》。写法上也变化多端,如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反复隐喻,不能自止,几乎可以听到蒙冤哭泣之声;柳宗元的《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险语惊人,蹊径独辟,用独特的议论开导友人,可以使人破涕为笑。同是干谒的书信,李白《与韩荆州书》“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豪放侗傥,没有乞怜之态;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通篇用一个比喻,反复形容自己的才能与处境,恳求于人而又自负甚高。《古文观止》中,杂记(主要是景物记)分量很重,达27 篇,而且各具特色。柳宗元的《钻销深西小丘记》,寄托着自己放逐蛮荒的悲凉身世,把山水游记与抒情散文结合起来,含义深隐,别开生面;王禹俏的《待漏院记》,抓住人物片刻间的思想活动,着力渲染,解剖灵魂,披露肝胆,又用对比映衬的手法,突出刻画了两种政治品质截然相反的典型人物,这种写法已开了《岳阳楼记》的先河;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句句是记亭,又句句是写政绩,句句是抒发作者的”与民同乐”的政治主张,排句散行,从容委婉;苏轼的《喜雨亭记》,抓住“喜雨亭”三字,反复发挥,文情荡淉,笔法灵活,最后归结到及时雨贵于珠玉,表现出对人民疾苦的同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因小见大,结构严谨,从游洞引申出一篇研究学问、创造串业的大道理;等等。

作品不足

一、完全不收先秦诸子,说明作者未能摆脱《文选》的束缚,其观念已落后于唐顺之。

二、对叙事文重视不够,选史部之文多取其中议论文字,这可能是因为明清科举考试只考议论文不考记叙文之故。

三、南北朝只选一篇,金元完全阙如,致使通史性选本中间缺了两段。前者可能由于仍然轻视骈体,后者可能是学力不够。

作品评价

编辑

近代·鲁迅鲁迅先生评价《古文观止》时认为它和《昭明文选》一样,“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都一样的不可轻视”。

作品影响

编辑

《古文观止》则以时代为纲,作者为目,将作者的各类文体的作品集粹于一处,阅读方便,查看快捷,使读者对清代之前的散文史认识清楚,印象深刻。《古文观止》的流行性与通俗性、权威性至今难以动摇,仍影响巨大,是青年首选的普及性古文选本。

出版信息

编辑

《古文观止》成书以来,广受欢迎,版本众多。最早的版本,有映雪堂本等。五四以后,在上海等地出版了多种“言文对照”的《古文观止》,共有四种:上海沈鹤记书局署做肃房编译室著的一部,广益书局印行署名陆文昭译的一种,署名宋晶如译注的一种,署名许啸天译注的一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古文观止》的许多译注本,都是用中华书局本为底本。中华书局本实有两种:一是1959年本。这是由原古籍刊行社转来的本子,此本“据映雪堂本断句,并校正了个别显著的错字”。二是1987年本,即安平秋点校本。此本虽以1959年本为底本,但用映雪堂原刻本复核过,用文富堂本、怀泾堂本、鸿文堂本参校过,还用相关史书、总集、别集所收古文校勘过,而且补录了二吴之《序》和吴乘权所撰《例言》,是能见到的最好的版本。

作者简介

编辑

吴楚材(1655~1719),名乘权,字子舆,号楚材,浙江山阴州山(今绍兴)人。幼受家教,勤奋好学。16岁时,患足疾,一病数年,仍手不释卷。疾愈,学问大进,在家设馆授徒。曾多次应考,但屡试不中。与侄吴调侯共同编成《古文观止》一书。

吴调侯,为清朝康熙年间人,籍贯属绍兴府山阴县。与其叔吴楚材二人均饱览经典,皆不宜仕途而埋没民间;都长期从事私塾教学,因合编《古文观止》而留名后世。[1]

获得荣誉

编辑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首次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布阅读指导目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10-16 15:38:19
下一篇 2022-10-16 15:41:3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