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爻
释义
组成八卦中每一卦的长短横道
拼音
yáo
同音字
摇、姚
组词
爻位、爻分
偏旁部首
爻
笔画顺序
撇、点、撇 、捺
笔画数
4笔
结构
上下结构
爻编辑
汉语汉字
“爻”,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yáo,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象形字。“爻”的基本含义为组成八卦中每一卦的长短横道,如爻象[1]。
目录
1字源演变2详细释义3古籍释义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4字形书法字形对比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5音韵汇集韵书集成中古音系
方言汇集
字源演变
编辑
“爻”,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爻”是《易经》中组成卦的符号。后来陆续在金文、说文中发现,“爻”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爻”的字源演变图如下[2][1]:
爻的字源演变图1
爻的字源演变图2
详细释义
编辑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文 |
例词 |
例句 |
yáo |
形容词 |
组成八卦的长短横道 |
interwinled |
爻分 |
道有变动,故曰爻。——《易·系辞下》 |
名词 |
《周易》中组成卦的符号 |
line in eight trigrams |
爻律 |
六爻熟透,八卦精通。——《梼杌闲评——明珠缘》 |
|
爻辞的省称 |
explanations of diagrams for divination |
爻画 |
虽抱《中孚》爻,犹劳见锦诗。——南朝宋· 谢灵运《初发石首城》 |
||
参考资料[1] |
古籍释义
编辑
康熙字典
【唐韵】胡茅切【集韵】【韵会】【正韵】何交切,音肴。【说文】交也。象易六爻头交也。【易·繫辞】爻者,言乎变者也。
又爻也者。效此者也。
又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
又【集韵】后敎切,音斆。本作效。象也。一曰功也。或作傚効。通作詨。【正韵】易,爻法之谓坤。陆音胡孝切,按易繫辞今文作效[1]。
说文解字
交也。象《易》六爻头交也。凡爻之属皆从爻。胡茅切[1]。
说文解字注
(爻)交也。㬪韵。辞曰。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象易六爻头交也。胡茅切。二部。凡爻之属皆从爻[1]。
字形书法
编辑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
中国台湾 |
中国香港
|
韩国 |
日本 |
参考资料[1] |
书写演示
1 |
2 |
3 |
4 |
参考资料[3] |
书法欣赏
行书-赵构-《书法大字典》 |
楷书-宋维武-《品翰堂杯第一届作品选之二》 |
隶书-娄机-《汉隶字源》 |
篆书-篆刻字典-《中国篆刻大字典》 |
参考资料[4] |
音韵汇集
编辑
韵书集成
字形 |
韵书 |
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爻 |
广韵 |
效 |
平 |
肴 |
匣 |
开 |
二 |
全浊 |
胡茅切 |
ɣau |
|
集韵 |
效 |
平 |
爻 |
匣 |
开 |
二 |
全浊 |
何交切 |
ɣɪau |
||
效 |
去 |
效 |
匣 |
开 |
二 |
全浊 |
后敎切 |
ɣɪau |
|||
韵略 |
平 |
爻 |
何交切 |
||||||||
增韵 |
平 |
爻 |
何交切 |
||||||||
去 |
效 |
胡孝切 |
|||||||||
中原 |
阴平 |
萧豪 |
影 |
全清 |
au |
||||||
中州 |
平声 |
萧豪 |
移交切 |
||||||||
洪武 |
平 |
爻 |
匣 |
胡 |
全浊 |
何交切 |
ɣau/ɣiau |
||||
去 |
效 |
匣 |
胡 |
全浊 |
胡到切 |
ɣdu/ɣau |
|||||
参考资料[5] |
中古音系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调 |
声母 |
韵母 |
魏 |
豪 |
rau |
|||
晋 |
豪 |
rau |
|||
南北朝 |
齐梁陈北周隋 |
肴 |
au |
||
隋唐 |
拟音/高本汉系统 |
ɣ |
au |
||
隋唐 |
拟音/王力系统 |
ɣ |
au |
||
隋唐 |
拟音/董同龢系统 |
ɣ |
au |
||
隋唐 |
拟音/周法高系统 |
ɣ |
au |
||
隋唐 |
拟音/李方桂系统 |
ɣ |
au |
||
隋唐 |
拟音/陈新雄系统 |
ɣ |
ɔu |
||
参考资料[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