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青海省互助县东和乡,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家乡农村出现了一批走村串户的甘肃商人,他们挑着担子,卖些零碎商品,我们称之为“货郎”或“担担匠”。
货郎一边摇着货郎鼓,一边大声吆喝。后面远远地跟着一群调皮孩子,齐声喊着追着嬉闹着,这其中就有我。到了村里的大树下,货郎便铺开摊子,摘下草帽,使劲摇着拨浪鼓,动作有急有缓,那鼓声响亮而清脆,半个村子都能听到。
不一会儿,不少家庭妇女和孩子便围了上来,隔着货柜上的玻璃指指点点。货柜角有你立杆,上面绑一横木,挂满了各种颜色的花线。货柜是正方形的木质材料,里面用薄薄的木头分割成一个个小方块:有搓手油、洋胰子(肥皂)、头绳、 扣线、缝衣针、各样“颜色”(染料)、酒曲子、发夹、松紧带子、甜醅曲子等应有尽有,活脱脱一个百宝箱。
他们的叫卖声也和货物有关,我们最常听到的便是是“卖针卖颜色嘞!”妇女孩子们听到后,就在巷道里围住“担担匠”,挑选自己需要的东西。
记得那时候,姥姥经常来我家和母亲做针线活儿,给父亲和我及弟弟做了一大柜子的手工布鞋,还有姥姥亲手做的带花鞋垫。
除了货郎外,行走在农村的小商小贩就是收鸡蛋的,他们推着自行车,捎盘两面各吊一个筐子,边走边喊,“收鸡蛋——收鸡蛋!”是地道的本地方言。这种叫卖声在乡间空旷又广阔的空间里格外清晰。那时候的鸡蛋一个两毛钱左右,我上小学时也用家里的鸡蛋换过作业本,当时学校附近老校长开了个小卖店,大家经常去买东西,那是放学后最开心的事儿了。
如今回忆起来,那再也见不到的货郎身影,竟成了最难忘的童年美好与记忆。
有诗曰:“莫道双肩难负重,乾坤尽在一担中。”说的就是货郎,货在肩上,路在乡村,货郎行走在村庄,一头挑着父老乡亲的勤劳和朴实,一头挑着孩子们的欢笑和期待,流动着美好真实与生动难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