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筠
释义
竹子的青皮;〔筠连〕地名,在中国四川省
拼音
jūn,yún
同音字
伝、囩
组词
筠管、筠竹
偏旁部首
竹
笔画顺序
撇、横、点、撇、横、点、横 、竖、提、撇、横折钩、点、提
笔画数
13笔
结构
上下结构
筠编辑
汉语汉字
“筠”,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jūn,最早见于《说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筠”的基本含义为〔筠连〕地名,在中国四川省[1]。
在日常使用中,“筠”也常做名词,表示竹子的别称,如筠斑[1]。
目录
1字源演变2详细释义3古籍释义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4字形书法字形对比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5音韵汇集韵书集成中古音系
方言汇集6词语搭配相关组词相关成语
字源演变
编辑
“筠”,初见于《说文》时代,“筠”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筠”的字源演变图如下[1]:
筠的字源演变图1
详细释义
编辑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文 |
例词 |
例句 |
Jūn |
名词 |
古州名 |
Jun prefecture |
||
yún
|
名词
|
竹子的青皮;竹皮 |
smooth hard skin of bamboo |
筠筒 |
筠,竹皮之美质也。——《广韵》 |
竹子的别称 |
bamboo |
筠斑 |
目才到三眠半月强,即时懒意满筠筐。——清· 周煌《吴兴蚕词》 |
||
竹制的笛类管乐器 |
bamboo flute |
窃闻平阳击石,山谷为之调; 大禹吹筠,风云为之动。—— 北周· 庾信《赵国公集序》 |
|||
参考资料:[1] |
古籍释义
编辑
康熙字典
【广韵】爲贇切【集韵】【韵会】于伦切,音荺。【篇海】竹肤之坚质也。竹无心,其坚强在肤。【礼·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注】筠,竹之靑皮也。
又【洛阳名园记】富郑公园,景物最胜。渡通津桥,方流亭,望紫筠堂,直北走上筠洞,自此入大竹中。凡谓之洞者,皆斩竹丈许,引流穿之而径其上。横爲洞一,曰土筠。纵爲洞三,曰水筠,曰石筠,曰榭筠。
又【正韵】于分切,音云。义同[1]。
说文解字
竹皮也。从竹均声。王春切[1]。
字形书法
编辑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
中国台湾 |
中国香港 |
日本 |
韩国 |
参考资料:[1] |
书写演示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
参考资料:[5] |
书法欣赏
楷书-徐浩-《朱巨川告身帖》 |
行书-宾谼-《书法大字典》 |
草书-王铎-《拟山园帖》 |
隶书-赵之琛-《书法大字典》 |
篆书-说文广义-《说文广义》 |
参考资料:[4] |
音韵汇集
编辑
韵书集成
字形 |
韵书 |
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筠 |
广韵 |
臻 |
平 |
真 (谆) |
云 |
|
开(合) |
三 |
次浊 |
为贇切 |
ɣjuĕn |
集韵 |
臻 |
平 |
谆 |
|
云/匣 |
合 |
三 |
全浊 |
于伦切 |
ɣiuen |
|
韵略 |
|
平 |
谆 |
|
|
|
|
|
于伦切 |
|
|
增韵 |
|
平 |
谆 |
|
|
|
|
|
于伦切 |
|
|
中原 |
|
阳平 |
真文 |
影 |
|
|
|
全清 |
|
iuən |
|
中州 |
|
平声 |
真文 |
|
|
|
|
|
于均切 |
|
|
洪武 |
|
平 |
真 |
喻 |
以 |
|
|
次浊 |
于分切 |
oyən |
|
参考资料:[2] |
中古音系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声母 |
韵母 |
隋唐 |
拟音/高本汉系统 |
j |
i̯uĕn |
隋唐 |
拟音/王力系统 |
ɣ |
ǐwěn |
隋唐 |
拟音/董同龢系统 |
ɣ |
juĕn |
隋唐 |
拟音/周法高系统 |
j |
iuen |
隋唐 |
拟音/李方桂系统 |
j |
uĕn |
参考资料:[3] |
方言汇集
客家话[海陆腔]giun1run2[客英字典]jun2[台湾四县腔]giun1jun2[梅县腔]giun1jun2[客语拼音字汇]yun2[宝安腔]giun1jun1粤语gwan1wan4[1]
词语搭配
编辑
相关组词
筠管、筠心、筠风、筠庵、筠斑、筠箭、斑筠、筠窓、浮筠、筠笼[1]
相关成语
松筠之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