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毐
释义
品行不端正的人
拼音
ǎi
同音字
蔼、霭
偏旁部首
毋
笔画顺序
横、竖、横、竖折/竖弯、横折钩、撇、横
笔画数
7笔
结构
上下结构
毐编辑
汉语汉字
“毐”,现代汉语规范三级字,普通话读音为ǎi,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毐”的基本含义为品行不端正的人[1]。
目录
1字源演变2详细释义3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说文解字4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书写演示5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中古音系方言汇集
字源演变
编辑
“毐”,初见于秦朝小篆时代,“毐”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毐”的字源演变图如下:[1]
毐的字源演变
详细释义
编辑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文 |
例词 |
例句 |
ǎi |
名词 |
品行不端正的人 |
|||
参考资料[1] |
古籍释义
编辑
康熙字典
【广韵】于改切【集韵】【韵会】倚亥切,音唉。【说文】人无行也,一说嫪毐,秦人,以淫坐诛,故世骂淫曰嫪毐。【通雅】嫪毐,音劳霭。又【广韵】乌开切【集韵】于开切,音哀。义同。又【玉篇】古文娭字[1]。
说文解字
人无行也。从士从毋。贾侍中说:秦始皇母与嫪毐淫,坐诛,故世骂淫曰嫪毐。读若娭。遏在切文二[1]。
说文解字注
士之无行者。各本作人无行也。今依颜氏五行志注所引正。士之无行者、故其字从士毋。古多叚毋爲有无字。毋卽无。娄之训空也、亦从毋会意。毐之本义如此。非爲嫪毐造此字也。从士毋。会意。贾侍中说。按此四字当上属读之。今人下属读之。非也。秦始皇母与嫪毐婬。旧从水㫄。今正。坐诛。故世骂婬曰嫪毐。此举无行之极者爲证。事详史记。但据师古五行志注云。摎毐、许愼作嫪毐。与今史记、汉书本不同。摎当依本字读居虬反。然则许自作嫪。史汉自作摎。今本史、汉改同许作嫪。非古也。其人本姓邯郸摎氏之摎。摎力周居由二切。许云骂之之䛐。则无怪乎取其姓同音之字改爲嫪。嫪之本音亦力周切也。嫪者、婟也。今俗谓妇人所私之人爲婟嫪。乃古语也。读若娭。依许许其切。今遏在切。广韵又音哀。音之变也。一部[1]。
字形书法
编辑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
中国台湾 |
中国香港 |
参考资料[1] |
书写演示
1 |
2 |
3
|
4 |
5 |
6 |
7 |
|||
参考资料[2] |
音韵汇集
编辑
韵书集成
字形 |
韵书 |
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毐 |
广韵 |
蟹 |
平 |
咍 |
影 |
开 |
一 |
全清 |
乌开切/乌改切 |
ʔAi |
|
蟹 |
上 |
海 |
影 |
开 |
一 |
全清 |
于改切/音哀 |
ʔAi |
|||
增韵 |
上 |
海 |
倚亥切 |
||||||||
洪武 |
上 |
解 |
影 |
乌 |
全清 |
依亥切 |
ʔai |
||||
参考资料[3] |
中古音系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调 |
声母 |
韵母 |
隋唐 |
拟音/王力系统 |
ɒi |
|||
隋唐 |
拟音/董同龢系统 |
ʔ |
Ai |
||
隋唐 |
拟音/周法高系统 |
ʔ |
əi |
||
隋唐 |
拟音/李方桂系统 |
· |
ậi |
||
隋唐 |
拟音/陈新雄系统 |
ʔ |
əi |
||
参考资料[4] |
方言汇集
客家话[梅县腔]ai1[台湾四县腔]ai3[客英字典]ai3[海陆腔]ai3粤语oi2潮州话ai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