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意群的划分方法
博客中曾提到过,安妮爸爸和安妮一起听歌,有的歌词爸爸怎么也听不懂,安妮虽不明白但能够完整复述出来,复述的时候没有音乐的干扰,每个音的连读、弱读、省略都清晰可见,这回宝爸听懂了!而这也可以解释我们成年人的英语听力不好,听一句话只能听懂一两个单词,但是如果看到文字,就几乎都认识的问题!并不是我们不知道单个单词的发音,而是被连读、弱读、省略于扰之后,就变得听不懂了。
第二,重音和节奏。汉语中到底有没有重音,好像仍有争论,而英语中的重音则非常重要,这是一个重大的区别。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每个字、词的音量均等,语速也很平均。黄健翔的足球解说让人感觉富有激情,是因为他加入了重音和语速快慢的变化。但也有人批评说他的解说就是歇斯底里的叫喊,这正说到了点子上:汉语的重音主要靠提高音量来表达,或许再加上一点语调变化,其目的也仅仅是表达一种感情.而英语的重音则是英语的基本组成部分,分布在每一次有效的语言交流中。这里说的有效的语言交流,是指能够表达一定意思的短语或者句子。而且英语的重音,不仅仅是我们音标中学习的单词的重音,更重要的是短语、句子,也就是所调的意群的重音。
关于意群,搜索一下,是这样的结果:一个句子可根据意思和语法结构分成若于小段,每一小段称之为一个意群。意群在句子中具有语义、语法和语调三种特征,比如:After school, / my classmates and I / are going to playbasketball。这看上去有些抽象,还是这样解释吧:意群是英语口语的基本单位,能够表达一定的意思,其中包括核心词,而核心词就应该是这个意群的重音部分。也就是说,英语口语作为一个语言流(flow),中间是有停顿的,而这些停顿就是以意群为单位进行分割的,而不是按单词分割(中式英语的一边翻译成中文一边一个词一个词地往外蹦)或者按句子分割(中式英语的先想单词,再想语法句子结构,然后一口气翻译出整个句子)的。这是由英语的发音方法(比如英语的/h/音需要呼出一口气,可能导致气短而不能一口气说完一整句话)、思维方式、习惯甚至是文化决定的。
意群中的核心词也就是重音所在,是在口语中占用多时长的部分.其他关于意群,搜索一下,是这样的结果:一个句子可根据意思和语法结构分成若于小段,每一小段称之为一个意群。意群在句子中具有语义、语法和语调三种特征,比如:After school, / my classmates and I / are going to playbasketball。这看上去有些抽象,还是这样解释吧:意群是英语口语的基本单位,能够表达一定的意思,其中包括核心词,而核心词就应该是这个意群的重音部分。也就是说,英语口语作为一个语言流(flow),中间是有停顿的,而这些停顿就是以意群为单位进行分割的,而不是按单词分割(中式英语的一边翻译成中文一边一个词一个词地往外蹦)或者按句子分割(中式英语的先想单词,再想语法句子结构,然后一口气翻译出整个句子)的。这是由英语的发音方法(比如英语的/h/音需要呼出一口气,可能导致气短而不能一口气说完一整句话)、思维方式、习惯甚至是文化决定的。
意群中的核心词也就是重音所在,是在口语中占用多时长的部分.其他的单词可能快速地一带而过。换句话说,英语的重音不是单词中的某个重读音节,而是口语中的意群—也就是口语中完全不停顿的部分—里面的核心词;而这个重音的表达,也不一定体现在音量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语速的区别上。其实,这就补充说明了前面第一点中关于英语的多音节带来的连读、弱读、省略的问题:什么时候该连读,什么时候该弱读,什么时候该省略?
当然是在一个意群之内该进行连读、省略,意群中的非核心词则弱读。我们中国人学英语,包括学英语口语,只背规则,比如前一个单词的尾音和后一个单词的音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连读,什么情况下应该省略,偏偏忽略更加关键的语言流的整体性,没有考虑英语语言流的分段特点。
意群概念的引入,比较清晰地解释了英语的节奏:口语的一句话分割为多个意群,意群之间有停顿,意群内部有连读、省略,核心词占用多的讲话时间.其他的词弱读,一带而过。
肯定有人要问了,那我怎么来划分
意群呢?语言的很多东西都要在共体的内容中自己去体会,为什么同样的歌词安妮听得懂爸爸听不懂?差别就是听力辨音能力的问题。听得多了,就知道该怎样划分意群了。所谓听力是一种能力,它不是单独的听明白某一个或几个单词.而是对整个意群的理解,其价值也正在于此。
我曾在温哥华和一个英语很好的中国妈妈聊天,这位妈妈说她和女儿读同一本书的感觉不同,仔细比较后发现,不是口音的问题,主要的区别就是什么时候该停顿,什么时候该慢、该清楚、该提高一点音量,什么时候该快、该一带而过,自己把握不好。相比于前而说的连读、弱读、省略,这方面的差距更大。其实真的不是口音的问题.这解释了为什么印度人讲的英语口音很重,我们中国人听着很头疼,可老外与之交流一点障碍也没有。此后我也仔细观察了安妮读书,还真是这么回事。当然,我看安妮读书,还有一个感触就是她真的融入了故事中,语气、语调、音两、节奏不只是意群、重音那样简单,还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这就像同样读小学的汉语课文,一个小学语文老师读出来和我们家长读出来感觉不一样,是一个道理。
第三,声调和语调。汉语是声调语言,四个不同的声调代表完全不同的汉字,表示完全不同的意思。而英语没有固定的声调,也不用声调来区别不同的单词。其结果就是,英语的语调不像汉语是建立在每个汉字墓础上的,并且被每个汉字的声调所限制,而是建立在意群、句子基础上,变化更多,看起来更没有规律。这让只熟悉四个声调、擅长通过背诵规则来学习外语的中国人感到很困惑。声调、语调也是英语的韵律节奏的一部分。正像上面说的,安妮读书时,语气、语调也会随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变化。
综合起来,英语的韵律节奏包含语言流中如何停顿(意群的划分)、在两个停顿之间的单词的重音和快慢、连读、弱读和省略以及语气、语调等方面当然,英语交流不只是一句话,还可能涉及到更多的修辞方面的内容,比如排比、押韵等等,也是英语的韵律节奏的一部分。
近我听了很多国内的英语资料,包括国内小学的英语听力教材,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些资料的针对性很强。
所谓针对性。就是基本上都是针对亚洲人设计的,所以语速明显放慢,句型痕迹明显,而且韵律感不强。如果我们的孩子一直听的都是这样的听力资源,那么,到了国外,怎么可能听懂人家正常语速的东西呢?
相反,如果孩子从小就听英语国家孩子们听的儿歌、小故事,对英语的韵律节奏就会觉得很习惯。这个时候,即使个别的单词不知道,但结合具体的情境,孩子很快就可以把对方的话拆分开来。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国内上了不少英语班、词汇量也很大的孩子到了国外,不如听过很多儿歌、没学过什么单词的孩子输出快了。
自从关于韵律节奏训练重要性的博文发表后,有些阅读比较好的孩子开始回头训练朗读。很多妈妈说,这确实是个慢工夫。英语国家的孩子用四年的时间进行Phonics开始前的准备,我们也不应该省略这一步。
资料整理:华尔街英语网址/huaer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