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瑾
释义
美玉,亦喻美德
拼音
jǐn
同音字
紧、锦
组词
瑾瑶、瑾瑜
偏旁部首
王
笔画顺序
横、横、竖、提、横、竖、竖、横、竖、横折、横、横、横、竖、横
笔画数
15笔
结构
左右结构
瑾编辑
汉语汉字
瑾,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jǐn,最早见于金文。在六书中属形声字。瑾的基本含义为美玉,如瑾瑕;瑾的引申含义为比喻美德,如瑾瑜。[1]
在日常使用中,瑾多用作名词,指美玉,如瑾瑜美玉也——《说文》。[1]
目录
1字源演变2详细释义3古籍释义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4字形书法字形对比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5音韵汇集方言集汇韵书集成
6用法搭配相关组词相关成语
字源演变
编辑
瑾,初见于金文,形声字。[1]其字源演变如下:
瑾的字源演变图
详细释义
编辑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译 |
例词 |
例句 |
jǐn |
名词 |
形声。从玉,堇( qín)声。本义:美玉 |
beautiful gem |
瑾瑕 |
瑾瑜美玉也。——《说文》 |
比喻美德 |
virtue |
瑾瑜 |
|||
参考资料:[1] |
古籍释义
编辑
说文解字
瑾瑜,美玉也。从玉堇声。居隐切。
说文解字注
瑾瑜、逗。美玉也。左氏传曰。瑾瑜匿瑕。山海经。黄帝乃取密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王逸注九章云。瑾瑜、美玉也。从王。堇声。居隐切。十三部。[1]
康熙字典
《唐韵》居隐切《集韵》《韵会》几隐切,音谨。《说文》瑾瑜,美玉也。《左传·宣十五年》瑾瑜匿瑕。《山海经》锺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栗精密,润泽而有光。
又《广韵》渠遴切《集韵》《韵会》渠吝切《正韵》具吝切,音仅。义同。
又《类篇》巨靳切,音仅。赤玉也。[1]
字形书法
编辑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
中国台湾 |
中国香港 |
日本 |
韩国 |
参考资料:[1] |
书写演示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参考资料:[3] |
书法欣赏
篆书-《中国篆刻大字典》 |
隶书-何绍基-《何绍基书法字典》 |
草书-毛泽东-《毛泽东书法字典》 |
行书-《书法大字典》 |
楷书-王僧虔-《书法大字典》 |
参考资料:[4] |
音韵汇集
编辑
方言集汇
客家话[客英字典]giun3[台湾四县腔]giun3[宝安腔]giun3[海陆腔]giun3[客语拼音字汇]giun3
粤语gan2
潮州话geng2(kúrng)[揭阳]gêng2(kéng)[潮阳]ging2(kíng)[1]
韵书集成
字形 |
韵书 |
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擬音 |
瑾 |
广韵 |
臻 |
去 |
震 |
群 |
开 |
三 |
全浊 |
渠遴切 |
ɡʰjĕn |
|
集韵 |
臻 |
上 |
隐 |
见 |
开 |
三 |
全清 |
几隐切 |
kiən |
||
臻 |
去 |
稕 (震) |
群 |
开 |
三 |
全浊 |
渠吝切 |
ɡien |
|||
臻 |
去 |
焮 |
群 |
开 |
三 |
全浊 |
巨靳切 |
ɡiən |
|||
韵略 |
去 |
震 |
渠吝切 |
||||||||
增韵 |
去 |
震 |
渠吝切 |
||||||||
中原 |
上声 |
真文 |
见 |
全清 |
kiən |
||||||
中州 |
上声 |
真文 |
叶斤上声 |
||||||||
洪武 |
去 |
震 |
群 |
渠 |
全浊 |
具吝切 |
g‘iən |
||||
参考资料:[5] |
用法搭配
编辑
相关组词
温瑾、瑾瑕、瑾瑜、瑾煜、瑶瑾[2]
相关成语
怀瑾握瑜、七瑾年华、握瑾怀瑜、抱瑜握瑾、瑾瑜匿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