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鸮
释义
鸱鸮;鸟名,俗称猫头鹰
拼音
xiāo
同音字
哓、削
组词
鸮炙、鸮鸣鼠暴
偏旁部首
鸟
笔画顺序
竖、横折、横、横、竖折折钩、撇 、横折钩、点、竖折折钩、横
笔画数
10笔
结构
左右结构
鸮编辑
汉语汉字
“鸮”,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xiāo,最早见于《说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鸮”的基本含义为鸱鸮;引申含义为猫头鹰,如鸮鸟[1]。
目录
1字源演变2详细释义3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说文解字4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书写演示5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中古音系方言汇集
字源演变
编辑
“鸮”,初见于《说文》时代,“鸮”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鸮”的字源演变图如下[1]:
鸮的字源演变
详细释义
编辑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文 |
例词 |
例句 |
xiāo |
名词 |
鸟名。俗称猫头鹰 |
owl |
鸮鸟、鸮炙 |
|
参考资料[1] |
古籍释义
编辑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鸮”字头,请参考“鴞”字。)
【唐韵】【集韵】【韵会】于娇切,音猇。【说文】鴞鸱,鸋鴂也。【尔雅·释鸟】鸱鴞,鸋鴂。【郭注】鸱类。【孔疏】陆玑云:鸱鴞,似黄雀而小,幽人或谓之鸋鴂。【埤雅】鴞大如班鸠,绿色。【诗·陈风】有鴞萃止。【毛传】恶声鸟也。
又【鲁颂】翩彼飞鴞,集于泮林。
又名鵩。【巴蜀异物志】鵩鴞体有文色,俗因形名之曰鵩。
又名训狐。一作枭。
又【礼·内则】鹄鴞胖。【注】胖胁侧薄肉,不可食。
又有靑鴞,可作羹。【尔雅·枭鸱疏】其肉甚美,可爲羹臛,又可爲炙。【庄子·齐物论】见弹而求鴞炙。
又兽名。【山海经】钩吾山有兽,状如羊身人面,目在腋下,虎齿人爪,音如婴儿,名狍鴞。【注】卽饕餮。与鸱鸟别一种[1]。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鸮”字头,请参考“鴞”字:)
鸱鴞,寕鴂也。从鸟号声。于娇切[1]。
说文解字注
鸱鴞,鸱当作鸱。,也。鴞则爲宁鴂。旧则爲旧畱,不得举一字谓爲同物,又不得因鴞与枭音近谓爲一物,又不得因鴞与鸱鸺音近谓爲一物也。旧不可单言,鴞不可单言鴞。凡物以两字爲名者,不可因一字与他物同谓爲一物。宁鴂也。释鸟:鸱鴞,鸋鴂。豳风毛传同。方言曰:桑飞有工爵,过鸁,女匠,鸋鴂,懱爵诸名。陆玑曰:鸱鴞似黄雀而小,取茅秀爲窠,以麻紩之,如刺袜然,或谓之袜爵。按郭氏因一字谓宁鴂必属。后人㴱信之者,谓此鸟呼旣取我子之鸟而告之耳,不知鸟名多自。开端一句正是鸟声。从鸟号声。于娇切。二部。按今人读许娇切,非[1]。
字形书法
编辑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
中国台湾 |
中国香港 |
参考资料[1] |
书写演示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参考资料[2] |
音韵汇集
编辑
韵书集成
字形 |
韵书 |
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鴞 |
广韵 |
效 |
平 |
宵 |
云 |
开 |
三 |
次浊 |
于娇切 |
ɣjæ̆u |
|
集韵 |
效 |
平 |
宵 |
云/匣 |
开 |
三 |
全浊 |
于娇切 |
ɣiæu |
||
韵略 |
平 |
宵 |
于骄切 |
||||||||
增韵 |
平 |
宵 |
于骄切 |
||||||||
中原 |
阴平 |
萧豪 |
晓 |
全清 |
xiau |
||||||
中州 |
平声 |
萧豪 |
希交切 |
||||||||
洪武 |
平 |
萧 |
晓 |
呼 |
全清 |
吁骄切 |
xieu |
||||
参考资料[3] |
中古音系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调 |
声母 |
韵母 |
魏 |
宵 |
jau |
|||
晋 |
宵 |
jau |
|||
隋唐 |
拟音/高本汉系统 |
j |
i̯ɛu |
||
隋唐 |
拟音/王力系统 |
ɣ |
ǐɛu |
||
隋唐 |
拟音/董同龢系统 |
ɣ |
jæ̆u |
||
隋唐 |
拟音/周法高系统 |
j |
iau |
||
隋唐 |
拟音/李方桂系统 |
j |
äu |
||
隋唐 |
拟音/陈新雄系统 |
j |
ǐɛu |
||
参考资料[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