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谆
释义
恳切,诚恳;佐,辅助
拼音
zhūn
同音字
淳、啍
组词
谆嘱、言之谆谆
偏旁部首
讠
笔画顺序
点、横折提、点、横、竖、横折 、横、横钩、竖钩、横
笔画数
10笔
结构
左右结构
谆编辑
汉语汉字
“谆”,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zhūn,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谆”的基本含义为恳切,诚恳,如谆复、谆嘱;引申含义为佐,辅助[1]。
在日常使用中,“谆”也常做形容词,表示教诲恳切耐心的样子,如谆谕、谆熟[1]。
目录
1字源演变2详细释义3古籍释义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4字形书法字形对比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5音韵汇集韵书集成中古音系
音韵方言
字源演变
编辑
“谆”,初见于秦朝小篆时代,会意字。篆书从言,表示用语言教诲;从章,章有熟义,表示谆是反复教导使之熟晓。隶、楷书从言、从享,享有受用义,表示使人受用的教诲。諄简化为谆。本义是反复恳切教导。“谆”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秦朝隶书演变而来。其字源演变图如下:[2][1]
谆的字源演变
谆的字源演变
详细释义
编辑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文 |
例词 |
例句 |
zhūn |
形容词 |
教诲恳切耐心的样子。多叠用,也单用 |
earnestlyandsincerely |
谆谆醇醇、谆谆教导 |
通使也与唐敖行礼,再再谆托。——《镜花缘》 |
诚恳;忠诚 |
sincere;loyal |
谆笃、谆朴 |
吾嫉惰游者,怜子愚且谆。——韩愈《送惠师》 |
||
动词 |
辅佐 |
assist |
曾孙蒯聩以谆赵鞅之故,敢昭告于皇祖文王、烈祖康叔、文祖襄公、昭考灵公。——《国语·晋语》 |
||
参考资料[1] |
古籍释义
编辑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谆”字头,请参考“谆”字。)
【唐韵】章伦切【集韵】【韵会】【正韵】朱伦切,?音肫。【说文】告晓之熟也。【正韵】诲言重複也。【诗·大雅】诲尔谆谆。【朱传】详熟也。【释文】谆,又作訰。又【广韵】至也。诚恳貌。【集韵】通作訰、肫。或作忳、纯。?详前訰字注。又【集韵】或作哼。【庄子·胠箧篇】释夫恬惔无爲,悦夫啍啍之意。【通雅】卽谆谆也。又姓。见【字彙】。又【玉篇】【广韵】之闰切【集韵】【韵会】【正韵】朱闰切,?肫去声。告之丁宁也。【左传·襄三十一年】赵孟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又【韵会】忠谨之貌。【后汉·卓茂传】劳心谆谆。又【玉篇】佐也。【晋语】曾孙蒯瞶,以谆赵鞅之故。又【扬子·方言】谆憎,所疾也。宋鲁凡相恶谓之谆憎,若秦晋言可恶矣。又【集韵】主尹切,音准。与方言义同。又【韵会】或作啍。【荀子·哀公篇】无取口啍。【注】与谆同,诞也。又叶朱遄切,音专。【史记·司马相如·封禅颂】厥之有章,不必谆谆。依类託寓,谕以封峦[1]。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谆”字头,请参考“諄”字:)
告晓之孰也。从言声。读若庉。章伦切[1]
说文解字注
告晓之孰也。大雅。诲尔谆谆。左传年未盈五十。而谆谆如八九十者。孟子。谆谆然命之乎。大雅谆谆、郑注中庸引作忳忳。云忳忳、诚皃也。按其中诚。其外乃告晓之孰。义相足也。方言曰。谆、辠也。又曰。宋鲁凡相恶谓之谆憎。此则敦字之假借。攵部曰。敦、怒也。诋也。诗。王事敦我。从言。声。读若庉。章伦切。十三部[1]。
字形书法
编辑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
中国台湾 |
中国香港 |
参考资料[1] |
书写演示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参考资料[5] |
书法欣赏
楷书王建华 品翰堂杯第四届作品选之四 |
行书吴玉生 硬笔行书红楼梦诗词
|
草书毛泽东 毛泽东书法字典 |
隶书简帛 简帛书法字典 |
篆书广金石韵府 广金石韵府 |
参考资料[6] |
音韵汇集
编辑
韵书集成
字形 |
韵书 |
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谆 |
广韵 |
臻 |
平 |
谆 |
章 |
合 |
三 |
全清 |
章伦切/之闰切 |
tɕjuen |
|
臻 |
去 |
稕 |
章 |
合 |
三 |
全清 |
之闰切/章伦切 |
tɕjuen |
|||
集韵 |
臻 |
平 |
谆 |
章 |
合 |
三 |
全清 |
朱伦切 |
ʨiuen |
||
臻 |
去 |
稕 |
章 |
合 |
三 |
全清 |
朱闰切 |
ʨiuen |
|||
韵略 |
平 |
谆 |
朱伦切 |
||||||||
去 |
稕 |
朱闰切 |
|||||||||
增韵 |
平 |
谆 |
朱伦切 |
||||||||
去 |
稕 |
朱闰切 |
|||||||||
中原 |
阴平 |
真文 |
照 |
全清 |
tʂiuən |
||||||
中州 |
平声 |
真文 |
朱纯切 |
||||||||
洪武 |
平 |
真 |
照 |
陟 |
全清 |
朱伦切 |
tʃyən |
||||
去 |
震 |
照 |
陟 |
全清 |
朱闰切 |
tʃyən |
|||||
参考资料[3] |
中古音系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调 |
声母 |
韵母 |
隋唐 |
拟音/高本汉系统 |
tɕ |
i̯uĕn |
||
隋唐 |
拟音/王力系统 |
tɕ |
ǐuěn |
||
隋唐 |
拟音/董同龢系统 |
tɕ |
juen |
||
隋唐 |
拟音/周法高系统 |
tɕ |
iuɪn |
||
隋唐 |
拟音/李方桂系统 |
tś |
juĕn |
||
隋唐 |
拟音/陈新雄系统 |
tɕ |
ǐuen |
||
参考资料[4] |
音韵方言
粤语zeon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