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楷
释义
法式,模范;汉字的一种书体;楷树 ,落叶乔木,果实长圆形,红色
拼音
kǎi,jiē
同音字
凯、恺
组词
楷模、楷书
偏旁部首
木
笔画顺序
横、竖、撇、点、横、竖提、撇 、竖弯钩、撇、竖、横折、横、横
笔画数
13笔
结构
左右结构
楷编辑
汉语汉字
“楷”,现代汉语规范字级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kǎi、jiē。最早见于小篆。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楷”《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木也。孔子冢盖树之者。从木皆声”。“楷”的基本含义为法式,模范,如:楷模;引申含义为汉字的一种书体,如:楷书[6].
在日常使用中,楷用作名词,一般是指楷书,汉字形体之一,如:小楷[1]。
目录
1字源演变2详细释义3古籍释义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4字形书法字形对比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5音韵汇集方言集汇韵书集成
中上古音6用法搭配相关组词相关成语
字源演变
编辑
楷字初见于西周早期,小篆从木,皆声。隶变后楷书写作“楷”,最终逐渐演变成楷书体简化版的“楷”[4]。其字源演变图如下:
楷的字源演变图
楷的字源演变
详细释义
编辑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译 |
例词 |
例句 |
kǎi |
名词 |
法式,典范 |
model; pattern |
楷法 |
楷,法也。——《广雅》 |
楷书。汉字形体之一,由隶书演变而来,也叫“正书”,“真书” 。 |
standardscript |
小楷 |
|||
姓 |
|||||
jiē |
名词 |
楷树 ,落叶乔木,果实长圆形,红色。木材可制器具。也叫:“黄连木”。 |
Chinesepistache |
楷木 |
|
参考资料:[1] |
古籍释义
编辑
康熙字典
〔古文〕𣗀《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苦骇切,音锴。《说文》木也,孔子冢盖树之者。《淮南子·草木训》楷木生孔子冢上,其榦枝疎而不屈,以质得其直也。
又《广韵》模也,式也,法也。《礼·儒行》今世行之,后世以爲楷。《后汉·李膺传》天下模楷李元礼。
又强楷。《人物志》精良畏愼,善在恭谨,失在多疑。强楷坚劲,用在桢干,失在专固。
又楷书。《晋书·衞恆传》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路史》今人楷书,亦有数体,有古字楷书,有今字楷书。
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居谐切,音皆。义同。
又叶遣礼切,音起。《后汉·史岑·出师颂》允文允武,明诗说礼。宪章百揆,爲世作楷[6]。
说文解字
木也。孔子冢盖树之者。从木皆声。苦骇切〖注〗𣒉,古文[5]。
说文解字注
(楷)楷木也。孔子冢葢树之者。皇览云。冢茔中树以百数。皆异种。传言弟子各持其方树来种之。按楷亦方树之一也。儒行曰。今世行之。后世以爲楷。楷、法式也。楷之言稽。我稽古、而后世又于此焉稽也。从木。皆声。苦骇切。十五部。以下言木名。故先之以孔冢所树[5]。
字形书法
编辑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
中国台湾 |
中国香港 |
韩国 |
日本 |
参考资料:[1] |
书写演示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参考资料:[7] |
书法欣赏
籇书-篆刻字典-《中国篆刻大字典》 |
隶书-王国灵-《品翰堂杯》 |
草书-孙文刚-《品翰堂杯》 |
行书-胡璧城-《仲夏入园中东陂》 |
楷书-樊晨君-《品翰堂杯》 |
参考资料:[8] |
音韵汇集
编辑
方言集汇
◎客家话:[东莞腔] gai1 [沙头角腔] gai1 [梅县腔] giai1 [台湾四县腔] kai3 gai1 [客英字典] gai1 kai3 [海陆丰腔] kai3 gai1 [客语拼音字汇] kai3 [宝安腔] gai1
◎粤语:gaai1 kaai2
◎潮州话:kai2(khái) gai1(kai)[1]
韵书集成
字形 |
韵书 |
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智 |
广韵 |
止 |
去 |
寘 |
知 |
开 |
三 |
全清 |
知义切 |
ȶje |
|
集韵 |
止 |
去 |
寘 |
知 |
开 |
三 |
全清 |
知义切 |
ȶiɛ |
||
韵略 |
去 |
寘 |
知义切 |
||||||||
增韵 |
去 |
寘 |
知义切 |
||||||||
中原 |
去声 |
齐微 |
照 |
全清 |
tʂi |
||||||
中州 |
去声 |
齐微 |
张世切 |
||||||||
洪武 |
去 |
寘 |
照 |
陟 |
全清 |
知意切 |
tʃie |
||||
参考资料:[1] |
中上古音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调 |
声母 |
韵母 |
魏 |
支 |
jiei |
|||
晋 |
支 |
jiei |
|||
隋唐 |
拟音/高本汉系统 |
ȶ |
ie̯ |
||
隋唐 |
拟音/王力系统 |
ȶ |
ǐe |
||
隋唐 |
拟音/董同龢系统 |
ȶ |
je |
||
隋唐 |
拟音/周法高系统 |
ʈ |
iɪ |
||
隋唐 |
拟音/李方桂系统 |
ṭ |
jĕ |
||
隋唐 |
拟音/陈新雄系统 |
ȶ |
ǐɛ |
||
参考资料:[1] |
用法搭配
编辑
相关组词
妙楷、两楷、隶楷、楷法、楷栻、楷则、楷范、正楷、梁楷、模楷[2]。
相关成语
蝇头小楷、一代楷模、奉为楷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