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钗
释义
妇女的一种首饰,由两股簪子合成
拼音
chāi
同音字
拆、差
组词
钗佩、钗分
偏旁部首
钅
笔画顺序
撇、横、横、横、竖提、横撇、捺、点
笔画数
8笔
结构
左右结构
钗编辑
汉语汉字
“钗”,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chāi,最早见于说文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钗”的基本含义为妇女的一种首饰,由两股簪子合成,如金钗、玉钗;引申含义为妇女,如金陵十二钗[1]。
目录
1字源演变2详细释义3古籍释义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4字形书法字形对比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5音韵汇集韵书集成中古音系
字源演变
编辑
“钗”,最初见于说文小篆时代,从金,表示钗大多用金属制成;从叉,表示钗形似叉子,用来插在头发上;叉兼表声。后逐渐见于说文,最后演化为楷书简化版的“钗”,其字源演变图如下[1][2]:
钗的字源演变
钗的字源演变
详细释义
编辑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译 |
例词 |
例句 |
||||
chāi |
名词 |
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形似叉,用金、玉、铜等制作 |
hairpin |
钗钏 |
钿合金钗寄将去。——唐· 白居易《长恨歌》 |
||||
借指妇女 |
woman |
金陵十二钗 |
|||||||
参考资料[1] |
古籍释义
编辑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钗”字头,请参考“釵”字。)
【唐韵】楚佳切【集韵】【韵会】初佳切,音叉。【说文】筓属。本只作叉,此字后人所加。【玉篇】妇人岐筓也。【司马相如·美人赋】玉钗挂臣冠。【秦嘉·与妇徐淑书】今致宝钗一双,可耀首。【曹植·美女篇】头上金爵钗。
又金钗股,药名。【本草纲目】李时珍曰:石斛,状似金钗,故名。
又忍冬藤,解毒。亦号金钗股。
又【韵补】叶称支切,音鸱。【繁钦·定情诗】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又叶千古切,音楚。【毛诗·注疏】欲买赭,不谓灶下有黄土。欲买钗,不谓山中自有楛[1]。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钗”字头,请参考“釵”字:)
笄属。从金叉声。本只作叉,此字后人所加。楚佳切新附[1]。
字形书法
编辑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
中国台湾 |
中国香港 |
参考资料[1] |
书写演示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参考资料[3] |
书法欣赏
楷书-黎遂球-《墨缘堂藏真》 |
草书-祝允明-《草书诗帖》 |
篆书-篆刻字典-《中国篆刻大字典》 |
参考资料[4] |
音韵汇集
编辑
韵书集成
字形 |
韵书 |
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钗 |
广韵 |
蟹 |
平 |
佳 |
初 |
开 |
二 |
次清 |
楚佳切 |
tʃʰæi |
|
集韵 |
蟹 |
平 |
佳 |
初 |
开 |
二 |
次清 |
初佳切 |
ʧʰæi |
||
假 |
平 |
麻 |
初 |
开 |
二 |
次清 |
初加切 |
ʧʰa |
|||
增韵 |
平 |
佳 |
初佳切 |
||||||||
中原 |
阴平 |
皆来 |
穿 |
次清 |
ʈʂʼai |
||||||
中州 |
平声 |
皆来 |
初柴切 |
||||||||
洪武 |
平 |
皆 |
穿 |
丑 |
次清 |
初皆切 |
tʃ‘iai |
||||
参考资料[5] |
中古音系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母 |
韵母 |
魏 |
支 |
riei |
||
晋 |
支 |
riei |
||
隋唐 |
拟音/王力系统 |
tʃʰ |
ai |
|
隋唐 |
拟音/董同龢系统 |
tʃʰ |
æi |
|
隋唐 |
拟音/周法高系统 |
tʂʰ |
æi |
|
隋唐 |
拟音/李方桂系统 |
tṣh |
aï |
|
隋唐 |
拟音/陈新雄系统 |
tʃʰ |
æ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