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语 阅读课有哪些教学方法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语言输入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学目标之一。下面小编告诉你英语阅读课有哪些教学方法,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阅读课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1、对于学习者的分析。初中生刚正式接触英语这一门学科,对一门新鲜的学科还是感到好奇并且极其愿意学好的。但正因为从前没有学习的经验,所以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和习惯要靠教师来设计和培养。教师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既要逐步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评估他们对这一门学科的兴趣和意见。
2、学习需要分析。《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叫学生学。” 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且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英语阅读课教学目标分析。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目标英语》的广泛使用,对初中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句型,词汇和语法,但初中生阅读的学习不能仅依赖于语法,句型和词汇量,还要依赖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而阅读策略是在老师系统的,长期的培养下形成的,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技巧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 英语阅读课的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处理。对于阅读内容,教师必须注意结合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语言程度,循序渐进,精心选择,合理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在阅读的初级阶段,教师应尽量避免传统枯燥的填鸭式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到了中高阶段教师应加大课堂输入,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阅读能力,拓宽视野,开发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媒体的选择。在英语教学中、对教学媒体的研究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科学、合理、恰当地选择教学媒体 ,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功能和优势 ,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英语学科的教学媒体有直观教具和电教设备两种。如教师的言语、表情及演示 ,各种实物或模型 ,图片、图表和简笔画、黑板及各色粉笔等属于直观教具 ;而录音、录像、幻灯、投影及计算机等属于电教媒体 ,这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现代英语课堂上的新宠。在考虑如何运用以上各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时 ,需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学生状况及媒体特性等方面来进行选择。
3、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习英语的主要的途径之一。那么在阅读课中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新教材摆脱了传统的逐字逐句分析课文,死抠语法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导入(presentation)——阅读(Reading)——练习(practice)”的教学模式。
2如何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
一、选好合适的阅读材料。
1、长短适中。课堂教学必须要考虑时间。文章太长,当堂课不能完成,课堂任务单调,学生容易倦怠。一般初一的学生限制在50词左右,初二200词左右,初三的 300词左右。
2、难易适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可高估学生的水平,太难会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锐气和积极性。
3、可阅读性。文章要贴近现实,符合学生的爱好。要有趣味性、科学性、知识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二、掌握关键词,抓住中心意思。
1、默读一遍,回答浅层问题。默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加快主要信息捕捉能力。例如,初三年级的阅读文章《hand message》。学生默读一遍大约需5分钟时间。回答4个左右的浅层问题。“Where are the persons? What are they doing? How are they talking? Can they speak?”
2、大声朗读,回答深层问题。大声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形成语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涵。这是第二遍阅读这篇文章,可以问学生一些深层次的问题。“What is sign language? What is deaf person like? Can deaf people speak? Can all deaf people learn to speak?”
3、找出重点词汇,理解并运用。由输入到输出关键在于基础知识的扎实积累。对于关键词的重点掌握及运用是知识输出的资本。这篇文章中需要重点掌握的词有: pay attention to 注意…, notice/point to指向…,tell sb. sth. with one’s hand/shake hands握手,让学生试着用这些短语造句,或编一个故事,在运用中掌握这些新词。
4、概括文章,复述大意。抓住文章的中心意思,形成完整印象。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大意,是思考后成品输出,是学习后的成果展示。先给文章分段,并找出关键句或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主要意思。这篇文章可分为三段。 Passage 1: show a scene Passage 2: sign language is a kind of languages which is often used by deaf people. Passage 3-4: deaf people can learn to speak if they aren’t born deaf .
三、深挖主题,拓宽思路。
1、仔细研究,找出文旨。文章是作者传播信息或信念的载体,要体会到作者的深层含义,重在看门道,不是看热闹。作者想通过《hand language》让人们了解聋哑人,理解他们,从而帮助他们,对聋哑人充满爱心。
2、换位思考,别出新意。看问题要多角度,多方位。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会有不同的意义。如果你是一位聋哑人,你会有何想法。如果你写一篇文章有关聋哑人,你会说什么。
3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
1,读前。我们可以运用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导入,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动画音像导入法,游戏导入法,实物导入法,图片导入法,歌曲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公益广告导入法,简笔画导入法等。它可以让同学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当然我们在使用这些导入法时,是为教而用,也可几个方法同时使用,应注意导入法与教材内容巧妙结合,讲求实用效果。
2,读中分层。包括速读和细读,这是阅读的主要环节,通过这两个环节,来培养同学们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我们设计时,应注意分层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速读:迅速阅读,整体感知阅读材料,使学生对于文章大意有初步的了解,找出文章的关键信息,同时训练学生阅读速读。在速度中,我们也可以用5W形式提问,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迅速阅读,在短时间内掌握文章大意。细读。这是阅读的主要环节,也是深挖教材的重要环节,可分段阅读。既要理解文字表面信息,还要深刻理解文字背后所包含的信息。阅读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通过速读和精读,学习和培养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前提下,再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可分段阅读,问题可设计为:选择题,连线题,排序题,判断题,填空题,填图题,问答题,为文章加标题等。
3,读后活动。经过速读和细读,同学们比较深刻的理解了文章的文字信息和文字背后所包含的信息,已完成了对本课阅读能力目标的提升,还要通过读后活动完成本课情感态度目标。可以是总结归纳,复述课文,也可以是读后感想:讨论中心思想,达到情感态度的升华。可用谚语,或比较简短的语言概括,即可提高同学们的语言概括和总结能力,又能引导同学们理性思考问题。
读后运用。这是一个知识输出的过程,可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是课文内容的延伸或是拓展,可由文中内容延伸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来,通过对话,讨论,答辩,海报,广告设计,采访,故事续写,节目主持等形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以训练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处理问题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阅读中,知识目标是必须处理的,尤其是生词和短语。处理的时段与生词量的大小有关,是否影响阅读。对于一些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接触过得生词,如果学生能够理解或会运用,则不必处理。
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环环相扣,高质高效,还要注意有效的课堂用语,避免废话连篇,浪费时间。在每个小问题,环节完成时,可做适当的评价,绝不是为了完成问题而做题。
4英语阅读理解学习方法
资料的选择
首先,历年考试真题是必备的资料,真题是一个标准,做真题可以把握试题难度,出题角度,了解命题重点。其次,考研阅读辅导书,这种资料贵精不在多。做完后,我们应该反复的研读真题,思考不同类型文章的出题风格,从中摸索规律以提高阅读水平与做题技巧。
积累词语
要提高阅读水平,词汇量与短语量非常重要,打个比方:造房子要砖瓦材料,词汇就是阅读英语的砖瓦材料,没有相当量的英语词汇,阅读英语是无法进行的。所以要提高阅读水平,我们就得学会积累词语。我们不妨这么做:在通读全文后看第二遍,遇到生词尽可能根据上下文来猜,仍猜不出意思的,就把这些生字查好词典,然后抄写在一本可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每天有空时,就拿出这小本子背诵记忆,这样做不费时,效果却很好,因不断接触,反复记忆,词汇量增加得很快。
阅读能力的提高
阅读能力的测试包括阅读速度,理解程度以及记忆能力等。要想获得满意的英语成绩,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词汇量,加强阅读训练,同时熟悉一些阅读技巧和做题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做题方法,不能说哪种方法更高明,要大家纷纷仿效。一种方法是先快速浏览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这一遍要快,不理解的地方跳过,然后做题。这时我们心中已大概知道答案的分布,跳过无关部分,快速找到答案所在处,仔细阅读,反复推敲,直到选出正确答案。可以用直接法和排除法相结合选择答案,排除法是四个选项都看,逐一排除选项,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可提高正确率,但花费的时间较长。
另一种方法是先浏览文章后面的问题, 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文章。
读完文章后我们常有这样的情况:句子都能看懂,但读完文章印象却不深,这就牵涉到对文章框架结构的整体理解。如何学会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呢?首先,要重视文章的题目和文章的首句。因为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主题,文章的内容就是环绕主题展开。首句很关键是因为首句是文章的导入,点明作者写文章的意图,背景等。接着的每一段的第一句也很重要,因为每段的第一句实际上多半是每段的主题句,然后进行陈述或论述,逐步展开,给予例证,最后把该段内容用一句话来小结,所以每段的最后一个句子常常是该段的结论句,而整篇文章的最后一句就往往是这篇文章的结论或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养成这样一个习惯:见了文章的题目,要停顿一下,想一想,如果让你写这篇文章将如何写,或猜一猜,这篇文章大概写什么,然后你会饶有兴趣地读下去。接着在往下阅读时特别注意每段的第一句与最后一句,并用心记往,在读完全文时清晰地将全文的主要内容像看电影似的一幅一幅地印在脑中,记忆很深既把握住了全文的主要内容、论点、论据,又学会了作者的逻辑推理的方法技巧及整篇文章的框架结构,而这是写文章最重要的,也就是文章的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