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逼
释义
强迫,威胁;切近;狭窄
拼音
bī
同音字
偪、豍
偏旁部首
辶
笔画顺序
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横、点、横折折撇、捺
笔画数
12笔
结构
半包围结构
五笔
gklp
仓颉码
ymrw
郑码
ajkw
四角号码
31306
部首笔画
3笔
部外笔画
9笔
注音
ㄅㄧ
字码
基本区 U+903C
字级
一级字
笔顺号码
125125121454
平水韵
入声十三职
逼编辑
汉语汉字
“逼”,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bī,最早见于说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逼”的基本含义为强迫,威胁,如逼迫、逼促;引申含义为切近,如逼近、逼真[1]。
在日常使用中,“逼”常做形容词,表示危急、紧急,如逼切[1]。
目录
1字源演变2详细释义3古籍释义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4字形书法字形对比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5音韵汇集韵书集成中古音系
字源演变
编辑
“逼”,最初见于说文时代,“逼”是个形声字,本义是靠近。小篆的“逼”字,左边的“走”是形旁,表示和行走有关,右边的“富”是声旁。“逼”还引申为“强迫”、“威胁”,如“逼迫”。后逐渐见于说文,最后演化为楷书简化版的“逼”,其字源演变图如下[1][2]:
逼的字源演变
逼的字源演变
详细释义
编辑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文 |
例词 |
例句 |
bī |
动词 |
接近,靠近 |
approach;get close to;press on towards |
逼水、逼曙 |
逼,近也。——《小尔雅·广诂》 |
逼迫,即紧紧催促 |
compel;force |
逼主、逼取 |
心虑人逼取。——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
||
驱逐;追赶 |
drive;pursue |
逼逐、逼邪 |
鸡健进,逐逼之。——《聊斋志异·促织》 |
||
形容词 |
狭窄 |
narrow |
逼窄、逼侧 |
人稠网密,地逼势胁。——曹植《七启》 |
|
危急,紧急 |
urgent |
逼切、逼急 |
粮食乏绝,进退逼急。——《后汉书·董卓传》 |
||
副词 |
很,程度深 |
very |
逼冷、逼似 |
山石似马,望之逼真。——《水经注·沔水》 |
|
参考资料[1] |
古籍释义
编辑
康熙字典
【广韵】彼侧切【集韵】【韵会】笔力切,音偪。【说文】近也。【广韵】迫也。【正韵】驱也。 【集韵】或作偪。详人部偪字注[1]。
说文解字
近也。从辵畐声。彼力切[1]。
字形书法
编辑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
中国台湾 |
中国香港 |
韩国 |
日本 |
参考资料[1] |
书写演示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参考资料[3] |
书法欣赏
楷书-王羲之-《潭帖》 |
行书-颜真卿-《忠义堂帖》 |
草书-高攀龙-《人帖》 |
隶书-卞永誉-《兰亭序》 |
篆书-赵孟頫-《六体千字文》 |
参考资料[4] |
音韵汇集
编辑
韵书集成
字形 |
韵书 |
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逼 |
广韵 |
曾 |
入 |
职 |
帮 |
开 |
三 |
全清 |
彼侧切 |
pjək |
|
集韵 |
曾 |
入 |
职 |
帮 |
开 |
三 |
全清 |
笔力切 |
piek |
||
韵略 |
入 |
职 |
笔力切 |
||||||||
增韵 |
入 |
职 |
笔力切 |
||||||||
中原 |
入平 |
齐微 |
帮 |
全清 |
pi |
||||||
中州 |
入作平声 |
齐微 |
兵迷切 |
||||||||
入作上声 |
齐微 |
叶彼 |
|||||||||
洪武 |
入 |
陌 |
帮 |
博 |
全清 |
必歴切 |
piək |
||||
参考资料[5] |
中古音系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母 |
韵母 |
魏 |
职 |
jiək |
||
晋 |
职 |
jiək |
||
南北朝 |
宋北魏前期 |
职 |
jiwək |
|
南北朝 |
北魏后期北齐 |
职 |
jiwək |
|
南北朝 |
齐梁陈北周隋 |
职 |
jwək |
|
隋唐 |
拟音/高本汉系统 |
p |
i̯ək |
|
隋唐 |
拟音/王力系统 |
p |
ǐək |
|
隋唐 |
拟音/董同龢系统 |
p |
jək |
|
隋唐 |
拟音/周法高系统 |
p |
iek |
|
隋唐 |
拟音/李方桂系统 |
p |
jək |
|
隋唐 |
拟音/陈新雄系统 |
p |
ǐək |
|
参考资料[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