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定义
全能项目是由跑、跳(高、远)、投掷等各种不同田径单项在规定日期内按一定顺序进行比赛,各单项成绩按照国际田联制定的专门田径运动全能评分表换算成分值,最后以总分高低来判定运动员成绩的综合性比赛项目。
二、项目发展
田径的全能运动起源于希腊,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过多次演变和不断增大难度的过程。在公元前708年第18届古代奥运会上就设有五项全能,由赛跑、跳远、铁饼、标枪和摔跤项目组成。18世纪初,部分国家开始开展全能运动,但比赛项目和比赛形式都不统一。现代全能运动始于欧洲,1904年第3届奥运会将五项全能和十项全能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男子十项全能的比赛项目包括100码跑、800码竞走、120码栏等。1912年第5届奥运会开始采用瑞典人首创的、分两天举行的男子十项全能项目,并延续至今。从1924年第8届奥运会开始,男子五项全能项目被取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项全能运动得到广泛开展。美国的R.马赛厄斯于1948年、1952年两次获奥运会冠军,1950年、1952年两次破世界纪录。这项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更加蓬勃发展。
女子全能运动于20世纪初始于苏联,是发展较晚、变化较多的田径项目。最初的女子五项全能运动由铅球、跳远、100米跑、跳高、标枪组成。1948年,女子全能项目得到国际田联的认可,从1951年开始改为分两天举行的新五项全能运动。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将女子五项全能列为比赛项目(铅球、跳高、200米跑、80米跨栏跑、跳远)。
1969年,80米跨栏跑改为100米跨栏跑。1977年,200米跑改为800米跑,并规定5个项目在一天或两天内完成均可。1984年第22届奥运会将女子五项全能改为女子七项全能(100米跨栏跑、铅球、跳高、200米跑、跳远、标枪、800米跑),并从1981年起设置世界纪录。2001年,成年女子十项全能被国际田联正式承认。女子十项全能运动的出现,说明女子全能运动在进一步发展。
全能运动在我国开展较早,在1919年、1921年和1925年的第4、5、7届远东运动会上,我国选手朱恩德、杜荣堂和吴德懋取得了全能项目的优异成绩。1963年,我国台湾运动员杨传广以8039分创造了世界纪录,被称为“亚洲铁人”。1980年7月,在美国费城举行的“自由钟”国际田径赛上,我国运动员翁康强第一次与世界强手同场竞技,取得了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