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悼
释义
悲伤,哀念
拼音
dào
同音字
到、倒
偏旁部首
忄
笔画顺序
点、点、竖、竖、横、竖、横折、横、横、横、竖
笔画数
11笔
结构
左右结构
悼编辑
汉语汉字
悼,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dào,最开始见于秦国小篆时代。六书中属于形声字。“悼”的基本含义为悲伤,哀念,如哀悼;引申含义为年幼之人,如悼耄。[2]
在日常使用中,“悼”字多用作悼念,如悼恩。[2]
目录
1字源演变2详细释义3古籍释义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4字形书法字形对比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5音韵汇集方言集汇韵书集成
6用法搭配
字源演变
编辑
悼字初见于秦国小篆时代,最终逐渐演变成楷书体简化版的“悼”。其字源演变图如下:[2][3]
悼的字源演变图
悼的字源演变图 |
详细释义
编辑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译 |
例词 |
例句 |
dào |
动词 |
恐惧 |
be afraid of |
悼栗;悼慑 |
悼,惧也。陈楚谓惧曰悼。——《说文》隐悼播越。——《国语·晋语》 |
悲痛;哀伤 |
mourn |
痛悼;恸悼 |
悼,哀也。——《广雅》七年曰悼。——《礼记·曲礼》。注:“怜爱也。” |
||
悼念 |
mourn;grieve |
悼恩 |
帝闻之而悼之。——魏妆《魏书》 |
||
名词 |
指年幼之人 |
young |
悼耄;悼稚 |
||
参考资料:[2] |
古籍释义
编辑
康熙字典
《唐韵》徒到切《集韵》《韵会》大到切《正韵》杜到切,音导。《广韵》伤也。《诗·邶风》中心是悼。
又怜爱也。《礼·曲礼》七年曰悼,虽有罪,不加,怜其知未及,而非故犯也。
又惧也。《扬子·方言》楚谓惧曰悼。
又《諡法》中年早夭曰悼。《春秋》晋悼公。[2]
说文解字
惧也。陈楚谓惧曰悼。从心卓声。徒到切〖注〗臣铉等曰:卓非声,当从罩省。
说文解字注
(悼)惧也。陈楚谓惧曰悼。方言。㥄、怃、矜、悼、怜、哀也。齐鲁之闲曰矜。陈楚之闲曰悼。赵魏燕代之闲曰㥄。自楚之北郊曰怃。秦晋之闲或曰矜。或曰悼。按方言甚明了。许易哀为惧。未详。方言又曰。悼、伤也。秦谓之悼。皆不训惧。桧风。中心是悼。传曰。悼、动也。於惧义相合。小雅。上帝甚蹈。传曰。蹈、动也。谓蹈卽悼之叚借也。故郑申之云蹈读曰悼。从心。卓声。徒到切。二部。[2]
字形书法
编辑
字形对比
中国内地 |
中国台湾 |
中国香港 |
日本 |
韩国 |
参考资料:[2] |
书写演示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参考资料:[5] |
书法欣赏
篆书-简帛-《清华简字表》 |
隶书-翁同和-《书法大字典》 |
草书-陆居仁-《书法大字典》 |
行书-王羲之-《潭帖》 |
楷书-吴喜强-《品翰堂杯第二届作品选之二》 |
参考资料:[6] |
音韵汇集
编辑
方言集汇
客家话[梅县腔]tau5[海陆腔]do6tau6[客英字典]tau5[宝安腔]tau5[客语拼音字汇]tau4to4[台湾四县腔]do5tau5粤语dou6潮州话zau6。[2]
韵书集成
字形 |
韵书 |
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索引 |
悼 |
广韵 |
效 |
去 |
号(号) |
定 |
开 |
一 |
全浊 |
徒到切 |
dʰɑu |
417.10 |
|
集韵 |
效 |
去 |
号 |
定 |
开 |
一 |
全浊 |
大到切 |
dɑu |
588.5.1 |
||
韵略 |
去 |
号 |
大到切 |
15.6 |
||||||||
增韵 |
去 |
号 |
徒到切 |
15.10 |
||||||||
中原 |
去声 |
萧豪 |
端 |
全清 |
tɑu |
12.7 |
||||||
中州 |
去声 |
萧豪 |
唐涝切 |
12.7 |
||||||||
洪武 |
去 |
效 |
定 |
徒 |
全浊 |
杜到切 |
d‘du/d‘au |
30.10 |
||||
参考资料:[4] |
用法搭配
编辑
相关组词
哀悼、悼念、痛悼、悼亡、悲悼、悼唁、隐悼、荐悼、悼惧、怜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