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我国最古老的河流之一,全长6387公里,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自古以来,长江都是华夏大地重要的灌溉水源,直到今天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但在这2000年的岁月里,又有多少人知道长江的滔滔江水下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长江流域
世界上完全相反的两条长江
长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最早的长江出现在在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不过现在长江流域的很大一部分在当时还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其中就包括西藏、青海部分、云南西部等地。后来在距今1.8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出现了印支造山运动,世界很多有名的山脉都是在那时形成,比如中国的昆仑山、横断山脉,秦岭等。
中国三大山脉
同样也是因为当时板块的运动,让原本被海洋淹没的长江中游南半部成为陆地,云贵高原也随之出现,并在横断山脉、秦岭和云贵高原之间,形成了断陷盆地和槽状凹地。同时也让云梦泽、滇湖等湖泊相互串联,最终导致古长江水自东向西流动,一直通过南涧海峡,然后注入地中海,和现在的长江的流向完全相反。
长江曾经自东向西流动
而现代的长江则是距今1.4亿年前发生的燕山运动造成的,这次运动创造了现代长江的发源地——唐古拉山脉,同时也抬高了青藏高原的海拔,让长江中下游的大别山和川鄂间巫山等山脉隆起,四川盆地向下凹陷,而且这个时期的古地中海的覆盖面积开始减小。到白垩纪,四川盆地又开始上升,云梦、洞庭盆地继续下沉。
唐古拉山脉
后来在距今3000~4000万年左右,出现了喜马拉雅山运动,就是这次运动,使得青藏高原的海拔再度上升,而古地中海则是彻底消失了。除此之外,金沙江两岸的高山也因为这次运动而再次升高。最后在距今3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的海拔又一次升高,在地势作用下,原本向西流的古长江变道,开始向东流,形成了现在的长江。
青藏高原
历史上总是泛滥的这条长江
长江和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特别的是,黄河经常断流,而长江却总是洪水泛滥。从秦汉时期到清朝末期的两千多年中,长江曾发生过200多次程度不同的洪灾:在1788年,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就出现严重的洪灾,据史料记载,7月23日宜昌的洪峰流量达到了86000立方米每秒。洪水冲入荆州城内,水深达到五六米,死伤人数无法计算,直到两个月后洪水才退去;还有1870年,北碚洪峰流量达57300立方米每秒,洪水受灾范围从到四川盆地扩大到长江中游的平原湖区,湖北湖南共计有50多个州县因为洪水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长江和黄河
可以说在过去,洪水的历史就是长江的历史。当时的人们认为长江水泛滥是因为水中有庞大的蛟龙,它们想游进海里成为真龙,就要借用洪水的水势,直接冲进大海,所以过去人们将洪水也称为“走蛟”,当然,现在洪水的原理大家都了解了,封建迷信也就破除了,那为什么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这么频繁?
长江三峡
长江多发水灾问题主要原因是两点:首先长江的河道非常曲折,老话就说长江“每过十里地,九曲十八个连环”。而且由于长江水流速度相对较缓慢,导致河道内的泥沙淤积过多。每当汛期来临,就非常容易造成溃堤、河水泛滥的情况。其次,长江流域中游地区水源丰富,人口比较多,而湖泊相对较少,蓄水能力差,因此在雨季。长江中游地区就会成为水灾的发源地。
长江三峡
现在南水北调的那条长江
说到治理长江水患,那就不得不提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就是为了改变中国南涝北旱的状况才出现的水利工程,它通过中、东、西三条调水线路将中国的四大江河在一起联系,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目前东、中线已经完成布置,截止到2017年,东、中线的调配水量达到100万吨的级别。而西线工程还没有开工建设。
南水北调
近些年来,得益于南水北调工程,长江的洪涝问题得到了缓解,长江三角洲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但长江的治理依然没有放松,在2020年12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目的就是为了长江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证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