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部故事片的摄制
1909年,美国电影商人布拉斯基投资经营的亚细亚影戏公司在上海成立。摄制过《西太后》、《不幸儿》、《偷烧鸡》等短片。后因维持不下去,便将该公司的名义及器材转让给上海南洋人寿保险公司经理依什尔和另一美国人萨弗。他们接办亚细亚影戏公司后,特聘请美化洋行广告部的买办张石川为顾问,于1913年开始摄制影片。张石川其实对电影一窍不通,只是出于好奇和兴趣,答应了这件差事。张石川又请自己的朋友郑正秋一起来干。郑正秋当时正热心于剧评工作。他主张改良旧戏、提倡新剧,认为戏剧必须是改革社会、教化群众的工具。他接受张石川的邀请,为亚细亚影戏公司编写了第一个电影剧本《难夫难妻》。
(此处已添加小说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剧本体现了他的教化观点。郑正秋是以自己家乡广东潮州的封建买办婚姻习俗为题材来创作这个剧本的。故事从媒人的撮合开始,经过种种繁文缛节,直到把互不相识的一对男女送入洞房为止。该片由张石川与郑正秋共同导演,由郑正秋指挥演员的表情动作,由张石川指挥地位的变化。其实当时摄影机的位置是固定的,永远只有一个远景。演员在镜头前的一个固定范围内做戏,直到把一盒200英尺的胶片拍完,再换胶片继续拍。当时还没有女演员,女主角也由文明戏(话剧歌剧类)男演员扮演。摄影由依什尔自己担任。《难夫难妻》在上海香港路亚细亚影戏公司露天摄影场拍摄。全片长四本,这在当时算是很长的影片了。完成后,于1913年9月底首次在上海新新舞台放映,成为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故事片,亦是我国以后发展故事片的开端。此片并且已经有了事先写好的电影剧本,还有专门的导演。《难夫难妻》虽是个短片,但它触及了社会现实,提出了反封建的社会主题。郑正秋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出发,通过反映一对青年男女在封建买办婚姻制度下的不幸遭遇,讽刺和抨击了封建婚姻制度。这在普遍把电影当作赚钱工具和消遣玩意的当时,真是难能可贵的了。
合作完此片后,郑正秋又去从事新剧活动,十年后重返影界。而张石川则一直拍片子,都是短片,内容多属无聊滑稽打闹之类。我国早期两位电影拓荒者就是这样起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