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的笔名,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满族正红旗舒穆禄氏[a],祖籍辽宁辽阳。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2][3][6][1]
1899年2月3日,老舍出生于北京西城的一个贫民家庭。父亲舒永寿是一名满族护军,母亲马氏靠缝洗贴补家用。[7] 1912年,老舍考入北京市第三中学,因经济困难退学。在1913年夏,考入免费的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后,被分派到北京市方家胡同小学任校长。之后开始用白话写文章。[6][3]1921年,在《海外新声》上发表《她的失败》的白话小小说,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老舍作品。1922年,老舍受洗礼加入基督教,跟教堂的满族牧师学习英语。1924年,经人引荐到英国担任汉语讲师。期间,他写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1930年,他回国,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任教。期间写有长篇小说《离婚》《牛天赐传》,短篇小说《王九》《微神》等。1936年,老舍辞去山东大学教授的职务,专心从事文学创作。1938年,他前往重庆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并组织出版《抗战文艺》。在抗战八年中,老舍始终坚持创作,积极宣传抗日,先后出版多部作品。1949年,他受到邀约回国,先后担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务。1951年,老舍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的称号。[2]1955年开始,老舍创作了多部作品,先后汇集成《过新年》《福星集》《小花朵集》出版。由于创作上的勤奋,他被誉为文艺界的“劳动模范”。[4][5]1966年8月24日,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1978年,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8][9]
老舍一生共创作了一千多部(篇)作品,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国文字,在国外广泛流传。[10]代表作有《我这一辈子》《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文学概论讲义》和话剧《茶馆》《龙须沟》等。[11][6]老舍作品整体上是现实主义风格的,他的小说全景式地描写了北京的市民生活和风俗,又被看作现代“京味小说”的源头,是北京文化的一个象征。他的戏剧作品能够反映时代与个人命运的纠葛,体现不同时代中国人民的顽强斗争。他的散文和杂文多反映个人的哲理思考,语言朴实、 幽默, 俗而能雅,清浅中有韵味,从而表现出作家独具的个性色彩。[12][13][14]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99年2月3日,老舍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今小杨家胡同)一个满族城市贫民家庭。他是满族(正红旗),两岁时,其父舒永寿是一名保卫皇城的护军,在他一岁半时,父亲与八国联军巷战阵亡。此后依靠母亲马氏当佣工和给人缝洗度日。[6][3][15]
1908年,老舍九岁,得宗月大师资助进入私塾。[b]离开私塾之后,老舍又连续上过两个正规小学,最后毕业于位于西直门南草厂的京师第十三小学的高等学校。1913年,老舍考入北京市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1913年夏,考入免费的北京师范学校。在校时,他喜爱文学,开始用文言练习写诗和散文。[6][3]
1918年毕业后,老舍被分派到北京市方家胡同小学任校长。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受其影响,老舍开始练习用白话写文章。“五四”运动中的爱国主义情感,成为他后来从事写作的基本思想与感情,拥有新的心灵和文学语言。[17]1921年,老舍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便主动辞去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6][3]
初事创作
在北京就职期间,老舍在《海外新声》上发表《她的失败》的白话小小说,署名舍予。1921年,老舍在北京基督教伦敦会缸瓦市堂的英文夜校学习并参与宗教服务。次年,老舍受洗礼加入基督教,跟基督教堂的满族牧师学英语,结识了燕京大学的艾温士教授,又到燕京大学去旁听英语课。后在天津南开中学教国文,并在北京教育会、北京地方服务团工作。在此期间,他热衷于社会服务事业,同时还在英文夜校和燕京大学补习英文。1923年,在《南开季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 。[6][3]
1924年,老舍经艾温士教授推荐,到英国担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的汉语讲师。课余时间,老舍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在伦敦教书的六年间,他写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其中《老张的哲学》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品取材于他学校毕业活教书期间的生活,暴露了社会的黑暗,写出了他心中的苦楚与忿懑。[6][3]
1929年夏,他离开英国途经新加坡,在当地的一所华侨中学教了半年中文。这时,他从一群做游戏的穷孩子中,看到了东方被压迫民族的前途,创作了童话《小坡的生日》。[6][3]
1930年春,老舍回到北京,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画家胡絜青,并于次年7月在西单聚仙堂饭庄举行婚礼,同时发表长篇《小坡的生日》。[18][19]同年夏天,他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任副教授,兼编《齐鲁月刊》,边写作边教学。这期间写了长篇小说《大明湖》(在商务印书馆排印时,毁于“一二八”战火),在这部小说里,老舍首次描写了共产党人的形象。[20]还有《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短篇小说《王九》《黑白李》《微神》等,后大多收入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赶集》。此外还写了不少杂文。这一时期写的东西大多触及时事,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3]
1932年,老舍创作《猫城记》,并在《现代》杂志连载。1934年夏,他在山东大学担任中国文学系教授。写了短篇小说《上任》《月牙儿》《断魂枪》等,分别收入《樱海集》《蛤藻集》。[6][3]
专职写作
1936年夏,老舍辞去山东大学教授的职务,专心从事文学创作。9月,陆续在《宇宙风》杂志上发表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该书在1939年由人间书屋正式发行。这时期的作品,多取材于城市贫民的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苦难,提出了城市贫民如何摆脱悲惨命运的问题。这期间还写了不少谈创作经验的文章,大多收在文集《老牛破车》中。[21]
1937年8月,老舍只身到济南,在齐鲁大学任教。济南沦陷前夕,他奔赴抗日要地武汉,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他担任协会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对内主持日常会务,对外代表“文协”,并全面负责总会的领导工作。[6][3]
宣传抗日
1938年7月,武汉沦陷前,老舍随协会迁往重庆。在周恩来的直接指导下,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并组织出版《抗战文艺》。同年年底,梁实秋写了一篇文章,宣扬文艺“与抗战无关”,发表在国民党的《中央日报》副刊上。老舍十分愤慨,立即代表文协写了一封公开信,予以反驳,引起很大反响。[6][3]
图源:光明网
1939年6月,老舍随慰劳总会北路慰问团去陕甘宁解放区慰劳抗敌将士。之后,他写了长诗《剑北篇》,描述此行的旅途和战地见闻。同年,老舍翻译完成的英文版《金瓶梅》(The Golden Lotus)在伦敦出版,此版是为西方比较权威的《金瓶梅》译本,先后发行四次。[6][3]
在抗战八年中,老舍始终坚持创作。他运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积极宣传抗日。出版的作品有话剧《残雾》《国家至上》(与宋之的合著)、《面子问题》《桃李春风》等,先后在重庆、昆明等地上演;还有短篇小说集《火车集》《贫血集》等。[6]
巅峰时期
1944年,老舍发表了《四世同堂》的第一部《惶惑》,连载于《扫荡报》,到1945年9月2日载完。1945年5月1日,第二部《偷生》在《世界日报》上开始连载,同年12月5日载完。1946年3月,老舍受美国国务院邀请,同曹禺一道赴美讲学。在美期间,他写了第三部《饥荒》及长篇小说《鼓书艺人》。在写作第三部的同时,老舍与蒲爱德(Ida Pruitt)合作了该书的英文节译本The Yellow Storm(《黄色风暴》),并于1951年出版。1949年底老舍回国后,将《饥荒》手稿放在《文学》杂志连载,当时杂志并未载完。这也造成了后来出三部曲时候的不同版本。[22]
1949年10月,老舍接到郭沫若等文艺界三十余位友人的来信邀请,决定回国,12月抵达天津。老舍回国后历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华北人民行政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北京市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常委。[4]
1950年3月29日,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成立,老舍任副理事长。[23]
1950年5月,老舍写了话剧《方珍珠》。同年夏天,他又不顾腿疾,出外采访,写了话剧《龙须沟》,受到文艺界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1951年12月,老舍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的称号。[2]
1953年,老舍创作了以“五反’’运动为背景的话剧《春华秋实》。同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去朝鲜前线的慰问。他在志愿军驻地和指战员一起生活了半年,以后写了小说《无名高地有了名》 ,歌颂英雄的志愿军。1954年,老舍参加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讨论宪法草案并发言。[24]
1955年,他写了《青年突击队》和《西望长安》,并把昆剧《十五贯》改编为京剧,还写了十几万字的报告文学和短评、杂感。1956年又写了话剧《茶馆》。1958年以后,他一连写了《红大院》《女店员》《全家福》三个喜剧,还有《柳树井》《神拳》和许多曲艺、散文、诗歌。先后汇集成《过新年》《福星集》《小花朵集》出版。由于创作上的勤奋,他被誉为文艺界的“劳动模范”。[4][5]1961年,老舍写有《正红旗下》,表达他对清末满族社会变迁的深层思索,通过娓娓道来的市井故事,举重若轻地解答一些相当重要的历史课题。这部作品,只完成了十一章(大约八万字),受当时政治环境影响,他没有继续往下写。[25]
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国社会面临严重的阶级斗争,文学领域开始强烈批判“中间人物论”“人性论”“无冲突论”。老舍只能搁笔,不再做任何表态。这期间只发表了一些短文,而且一年比一年少。1965年3月至4月,老舍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回国后,将旅日见闻写成长篇散文《致日本作家的公开信》,但没有获准发表,老舍只得被迫停笔。此后,老舍试图参加文艺工作队,想通过写快板、相声等来宣传计划生育、科学种田,也未获批准。1966年春季,老舍前往北京郊区顺义县以养猪而闻名的陈各庄,跟当地农民生活在一起,写了一篇科学养猪的快板书《陈各庄上养猪多》,成为他公开发表的最后一篇作品。[25]
逝世
在1966年,林彪和江青合伙炮制了“文艺黑线专政”论,疯狂打击文艺工作者,老舍身心遭到严重摧残。同年8月23日,老舍被叫出来参加文联活动,当时与老舍一起的29人(全是知名作家)被红卫兵捆绑挂上“反革命份子”的牌子,整批带往国子监孔庙批斗。在震天的“打倒反革命份子”口号声中,这些人跪着被轮番殴打三个小时。期间老舍受伤严重,头上包着水袖,身上还有血。之后回到文联时,全国各地来串联的红卫兵聚在院子里,老舍和红卫兵起了冲突,将会被批斗的更厉害。当时文联革委会副主任浩然出于保护目的,老舍被送往西长安街派出所。后在妻儿作保之下,终于被接回家,被勒令第二天去报到。[25][26]
同年8月24日,老舍没去派出所,独自前往太平湖,在那里不吃不喝一整天。同日,老舍家中聚集了大批的红卫兵,老舍之子舒乙在惊慌之中,拿着父亲的血衬衫,从家中后门逃出,找周恩来寻求保护。25日清晨,老舍的尸体被发现。26日,舒乙拿着北京市文联开出的死亡证明,“我父亲舍予自绝于人民,特此证明。”老舍遗体得以火化。按照当时的规定,不准留骨灰。1978年初,邓小平批示平反,老舍彻底恢复名誉,同年6月3日,在北京八宝山公墓礼堂举办了老舍先生骨灰安放仪式,邓小平特意送了花圈以示尊重。[27]作家茅盾致悼词,恢复其“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悼念持续良久,大家悲恸不已。象征性的骨灰盒里只放了老舍用过的一副眼镜和几杆笔。墓碑上刻写着老舍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28][29][10]
主要作品
老舍一生共创作了一千多部(篇)作品,写了约计800万字的文学作品,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30]老舍的作品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在国外广泛流传。[10]其中《骆驼祥子》被译成30多种文字,光是俄语版就发行了70多万册。2002年,德国、法国、瑞士先后出版了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12]
老舍《骆驼祥子》
小说合集
中短篇小说
作品 |
年份 |
出版社 |
---|---|---|
《小铃儿》 |
1923年 |
初载于《南开季刊》第2、3期合刊号 |
《五九》 |
1931年 |
刊载于《齐大月刊》第2卷第1期 |
《讨论》 |
1931年 |
刊载于《齐大月刊》第2卷第2期 |
《一天》 |
1933年 |
刊载于《论语》第9期 |
《爱的小鬼》 |
1933年 |
初载于《文艺》月刊第3卷第7期 |
《柳家大院》 |
1933年 |
初载于《大众画报》第1期 |
《同盟》 |
1933年 |
初载于《文艺》月刊第3卷第9期 |
《爱的小鬼》 |
1933年 |
初载于《文艺》月刊第3卷第7期 |
《大悲寺外》 |
1933年 |
初载于《文艺》月刊第4卷第1期 |
《歪毛儿》 |
1933年 |
初载于《文艺》月刊第4卷第4期 |
《马裤先生》 |
1933年 |
初载于《青年界》第3卷第3期 |
《开市大集》 |
1933年 |
《矛盾》第2卷第2期 |
《微神》 |
1933年 |
初载《文学》第1卷第4期 |
《也是三角》 |
1934年 |
初载于《文艺》月刊第5卷第1期 |
《黑白李》 |
1934年 |
初载《文学季刊》创刊号 |
短篇小说集《赶集》 |
1934年 |
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31] |
《热包子》 |
1934年 |
1933年创作,本年初载于天津《益世报》副刊《语林》 |
《铁牛与病鸭》 |
1934年 |
初载《文学》第2卷第1期 |
《牺牲》 |
1934年 |
初载《文学》第2卷第4期 |
《上任》 |
1934年 |
初载《文学》第3卷第4期 |
《断魂枪》(最有特色的一部) |
1935年 |
初载天津《大公报·文艺》第13期 |
《新时代的旧悲剧》 |
1935年 |
初载《文学》双月刊第5卷第4号 |
短篇小说集《樱海集》 |
1935年 |
人间书屋出版 |
短篇小说集《蛤藻集》 |
1936年 |
开明书店出版 |
《新韩穆烈德》 |
1936年 |
初载《国闻周报》第13卷第10期 |
《不说谎的人》 |
1936年 |
初载于天津《益世报·语林》 |
《牛老爷的痰盂》 |
1937年 |
初载于《民众日报》 |
《火车》 |
1937年 |
《文学杂志》创刊号 |
《我这一辈子》 |
1937年 |
《文学》第9卷第1期 |
《一封家信》 |
1938年 |
初载《文摘》战时旬刊第37号 |
《贫血集》 |
1944年 |
重庆文聿出版社 |
《月牙儿》 |
1959年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集外》( 老舍的子女后期整理的作品) |
1982年 |
北京出版社 |
参考资料:[4][32][33] |
长篇小说
作品 |
年份 |
出版社 |
《老张的哲学》 |
1926年 |
初载于《小说月报》第十七卷 |
《赵子曰》 |
1927年 |
初载于《小说月报》第十八卷 |
《二马》 |
1929年 |
初载于《小说月报》第二十卷 |
《小坡的生日》(长篇童话) |
1931年 |
初载于《小说月报》第二十二卷 |
《猫城记》 |
1933年 |
初载于《现代》杂志第二卷 |
《离婚》 |
1933年 |
上海良友图书公司 |
《牛天赐传》 |
1934年 |
初载于《论语》第四十九期 |
《选民》(文博士) |
1936年 |
初载于《论语》第九十八期 |
《骆驼祥子》 |
1936年 |
初载于《宇宙风》第二十五期 |
《蜕》(武汉所写,未完成) |
1938年 |
发表于《抗到底》第四期 |
《火车集》 |
1939年 |
上海杂志公司 |
《火葬》 |
1944年 |
《文艺先锋》第四卷连载 |
《四世同堂》第一部《慌惑》 |
1946年 |
上海良友图书印刷 |
《四世同堂》第二部《偷生》 |
1946年 |
上海晨光出版公司 |
《四世同堂》第三部《饥荒》 |
1947年 |
美国出版 |
《鼓书艺人》 |
1952年 |
纽约出版名为 The Drum Singers ,1980年译回中文 |
《正红旗下》未完稿 |
1980年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参考资料:[4][32] |
老舍小说全景式地描写了北京的市民生活和风俗,又被看作现代“京味小说”的源头,是北京文化的一个象征。[12]
《离婚》(1933年)是一篇世态讽刺小说,是老舍回归幽默、重返京味的第一部作品,也是能体现老舍小说艺术个性的早期代表。小说通过对北平某财政所里一群小职员灰色生活的描写,他们每个人的婚姻,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摇摇欲坠,貌合神离。可最终,这些无数次决心离婚的人,却无一人离婚。批判了无聊、敷衍和保守的市民性格,以及形成这种性格的思想文化传统。《离婚》标志着老舍小说批判市民性格和形成这种性格的社会生活环境、思想渊源和文化传统的核心思想得以确立,并基本形成了简洁清新的语言特点和幽默风趣的艺术风格。[12][34]
《断魂枪》(1935年)收入《蛤藻集》中,是最能体现老舍小说特色的短篇小说。作品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艺术再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现实。作品通过沙子龙在近代社会急剧变化中复杂心态的描绘,揭示了两种文化冲突的背景,渗透了作者对传统文明进行的深刻反思。[12][35]
《骆驼祥子》是老舍20世纪30年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现代长篇小说中的一部杰作。作品以旧中国北平为背景,描写了人力车夫祥子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围绕祥子为买车以实现自己“自食其力”的理想所经历的“三起三落”为情节发展的中心线索,将笔触伸向广阔的城市贫民生活领域,通过祥子与兵匪、侦探、车厂主、虎妞、同行等各个方面关系,描绘了一幅动荡不安。恐怖黑暗的社会生活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苦难命运的关怀和同情,歌颂了祥子勤劳、朴实、善良、向上的优良品质,深刻揭示了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作品从社会、心理、文化等层面展示了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风土人情,反映了城市畸形文明病及愚昧文化给人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伤害,凝聚了作者对城市文明病的艺术思考和批判性审视。[12][36][37]
《四世同堂》(1944—1948年),是一部表现北京市民生活的长篇巨制。作品以“七七”事变到日本投降八年间的北平沦陷区为背景,选取西城的小羊圈胡同作为“亡城”的缩影,以普通市民祁家祖孙四代的遭遇为中心,主要通过祁家祁老太爷、祁天佑、祁瑞宣祖孙三代的痛苦生活和思想变迁,同时又以代表民族正气的钱家与代表民族败类的的冠家作为对比,再以周围几十户贫民家家庭作为衬托,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活的市民群像,展示了国破城亡期间,他们经受的心灵上和肉体上的苦痛和届辱。作品从历史文化的深层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的审视和反思,对病态的国民性格和苟安保守的生活观念具有批判意识,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反省的理性力量和爱国激情,显示了作者对民族性格、民族命运的一定程度的艺术概括,达到了对于那个时代的本质的揭示。[35][38]
话剧作品
剧作 |
年份 |
出版社 |
《张忠定计》 |
1937年 |
发表于《大时代》第二号 |
《忠烈图》 |
1938年 |
初载1938年4月《文艺阵地》创刊号,收入1938年8月独立出版社出版《三四一》。现收入《老舍剧作全集》第四卷[39] |
《烈妇殉国》 |
1938年 |
初载1938年5月《抗战戏剧》第2卷第1期 |
《女儿经》 |
1938年 |
《抗战画刊》第四期 |
《游击战》 |
1938年 |
《文艺月刊》战时特刊第七期 |
《王家镇》 |
1938年 |
《文艺月刊》战时特刊第十二期 |
《三四一》 |
1938年 |
独立出版社 |
《残雾》 |
1939年 |
1939年初载于《文艺》月刊,1940年4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
《国家至上》 |
1939年 |
《抗战文艺》第六卷 |
《张自忠》 |
1941年 |
重庆《中苏文化文艺特刊》 |
《面子问题》 |
1941年 |
重庆正中书局 |
《大地龙蛇》 |
1942年 |
桂林《文艺杂志》创刊号 |
《谁先到了重庆》 |
1943年 |
重庆联友出版社 |
《归去来兮》 |
1942年 |
连载《新蜀报》副刊“蜀道” |
《桃李春风》又名《金声玉振》(与赵清阁合著) |
1943年 |
《文艺先锋》第三卷第四期 |
《戏剧集》 |
1948年 |
上海晨光出版公司 |
《龙须沟》 |
1950年 |
发表于《北京文艺》创刊号 |
《柳树井》 |
1952年 |
初载于《说说唱唱》 |
《生日》(独幕话剧) |
1952年 |
初载《剧本》3月号 |
《春华秋实》 |
1953年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青年突击队》 |
1955年 |
初载1955年《北京文艺》7月号至9月号,1955年9月北京大众出版社出版 |
《西望长安》 |
1956年 |
初载《人民文学》 |
《茶馆》 |
1957年 |
1957年初载于巴金任编辑的《收获》杂志创刊号。1958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
《红大院》 |
1959年 |
作家出版社 |
《秦霞丹雪》 |
1959年 |
北京出版社 |
《女店员》 |
1959年 |
初载同年3月《人民文学》 |
《全家福》 |
1959年 |
初载于巴金任编辑的《收获》杂志创刊号 |
《神拳》 |
1961年 |
初载1961年《剧本》2、3月号合刊。1963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
《宝船》(童话剧) |
1961年 |
初载于《人民文学》,1961年12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
《荷珠配》 |
1962年 |
初载同年《剧本》12月号。1962年4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
《方珍珠》 |
1982年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青蛙骑手》 |
1985年 |
天津新蕾出版社 |
《秦氏三兄弟》 |
1986年 |
写于1957年。初载1986年《十月》第6期。此剧为话剧《茶馆》的前本,1957年作者写完此剧 |
参考资料:[40][41][33] |
其他作品
作品 |
年份 |
出版社 |
《论文学的形式》 老舍部分作品展示 |
1931年 |
发表于《齐大月刊》第一卷第四期 |
《一些印象》 |
1931年 |
发表于《齐大月刊》第一卷第五、六、七、八期 |
《略论文学的语言》 |
1931年 |
发表于《文坛》第七期 |
《夏之一周间》 |
1931年 |
发表于《现代》第五期 |
新诗《日本兵撤了》 |
1931年 |
发表于《齐大月刊》第二卷第三期 |
新诗《音乐的生活》 |
1931年 |
刊载于《齐大月刊》第二卷第四期 |
杂文《教授》 |
1931年 |
刊载于《申报·自由谈》 |
新诗《国葬》 |
1931年 |
刊载于《齐大月刊》第二卷第六期 |
《真正的学校日刊》 |
1931年 |
刊载于《申报·自由谈》 |
译文《威廉·韦子微慈》 |
1931年 |
刊载于《齐大月刊》第二卷第八期 |
译文《批评与批评者》 |
1931年 |
刊载于《齐大月刊》第二卷第八期 |
新诗《微笑》 |
1931年 |
刊载于《齐大月刊》第二卷第八期 |
散文《非正式公园》 |
1931年 |
刊载于《华年》第一卷第十七期 |
散文《趵突泉的欣赏》 |
1931年 |
刊载于《华年》第一卷第十七期 |
新诗《希望》 |
1931年 |
刊载于《申报·自由谈》 |
杂文《祭子路岳母文》 |
1931年 |
刊载于《论语》第四期 |
杂文《打倒近视》 |
1931年 |
刊载于《申报·自由谈》 |
杂文《当幽默变成油抹》 |
1933年 |
刊载于《论语》第十一期 |
杂文《天下太平》 |
1933年 |
刊载于《论语》第十四期 |
长诗《鬼曲》[42][43] |
1934年 |
发表于《现代》第五卷第五期 |
《老牛破车》 |
1937年 |
人间书屋出版 |
散文《吊济南》 |
1938年 |
载于《大时代》第三号 |
杂文《事情要大家做》 |
1938年 |
载于《抗到底》第二期 |
自传《著者简历》 |
1938年 |
《宇宙风》第六十期 |
随感录《话剧中的表情》 |
1938年 |
载于《弹花》第四期 |
随笔《别武汉》 |
1938年 |
《抗战文艺》第二卷第三期 |
杂感《兔儿爷》 |
1938年 |
载于《弹花》第二卷第一期 |
长诗《剑北篇》 |
1939年 |
在《弹花》第三卷第六、七期合刊上发表 |
长诗《成渝路上》[44] |
1939年 |
发表于《大公报》 |
诗《元旦铭》 |
1941年 |
发表于《大公报》 |
《诗·戏剧·小说》 |
1942年 |
《文艺先锋》第一卷第四期 |
《杂文集(第十四卷)》 |
1989年 |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杂文集(第十五卷)》 |
1990年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杂文集(第十六卷)》 |
1991年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无名高地有了名》 |
2009年 |
文汇出版社出版 |
参考资料:[4][33] |
创作特点
老舍是一位富有创作个性的作家,拥有“特殊独创的世界”。老舍的小说以语言诙谐、直白和俏皮著称,他在作品中糅[róu]合了一些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方法,确立了自己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他的小说所描绘的生活面非常广阔深远,具有惊人的少见性,尤其是对北京的社会生活广泛的描写,从中记录有关北京市民阶层的精神世界、人们思想情绪变动的进程,反映历史面貌与社会现实,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13][45]
小说
前期
老舍的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创立了独特的文体风格。他的作品具有“北京味儿”幽默风,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以及凝练、纯净的语言,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他的作品追求幽默,一方面有来自狄更斯等英国文学作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深深地打上“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形成了更内蕴的“京味”,成为一种文化史的象征。[12][46]
老舍早期的作品过分迎合市民的趣味时,为幽默而幽默的“油滑” (类似北京“京油子”的“耍贫嘴”),他曾为此而深深苦恼,以致一度“故意的停止幽默”。老舍早期(1926—1929年)的作品《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三部小说在对“国民劣根性”的探索过程中,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回国前后创作的《小坡的生日》和《猫城记》,具有过渡性质,体现出老舍不懈的探索精神。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幽默、朴素富有北京地方味的语言是早期作品的一大特点。[47]
后期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老舍为作品中北京市民趣味的幽默找到了健康的发展方向;追求更加生活化,在庸常的人性矛盾中领略喜剧意味,谑而不虐,使幽默“出自事实本身的可笑,可不是从文字里硬挤出来的”;追求更高的视点,更深厚的思想底蕴,使幽默成为含有温情的自我批判,从而追求艺术表现上的节制与分寸感。[47]老舍的幽默带有北京市民特有的“打哈哈”性质,既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以“笑”代“愤”的发泄,又是对自身不满的一种自我解嘲。[12][46]
《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在老舍的作品中是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以明确单纯的情节结构,展现了具有深广社会意义的车夫的生活。老舍对北京文化的沉痛批判和由其现代命运引发的挽歌情调交织在一起,使老舍作品呈现出比同时代许多主流派创作更复杂的审美特征。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表现为,一是以俗白而清浅最为突出;二是用词简洁、准确,选词富有个性化;三是情景交融,富有节奏感;四是语言有特色,色彩鲜艳,富有感染力。[12][46]
老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作品,多方面地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共产党,歌颂了社会主义,歌颂了人民的新北京。如《龙须沟》剧本通过北京龙须沟一带人们生活的变迁和精神面貌发生的变化,揭示新旧社会与两种社会制度不同的本质,热情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人民谋利益,给人民群众送来温暖和幸福。《四世同堂》以一个家族四代人同住一堂的生活为背景,完整地写出了在民族文化流变中传统因子的淘汰与承继,涤荡和更新。[12][48][13]
戏剧
第一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抗战时期,老舍以团结抗日为题材,创作了《残雾》《国家至上》 (与宋之的合著)、《张自忠》《面子问题》等九部作品,这些作品在当时都发挥了积极的宣传教育作用。他没有很注重戏剧技巧和舞台规范,而是集中在塑造人物性格上,对话颇具文艺性。他认为写戏主要是写人,而不是只写哪件事儿,只有写出人,戏才能长久站住脚。老舍在动笔写剧本时,首先想到的是人物,而且也总是从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写起。[49][14]
老舍写剧本时,首先就把它作为一种战斗的武器和宣传的工具。戏剧能及时发挥强烈的宣传教育作用,又是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老舍认为,戏剧应该紧密配合政治,把该宣传的创作出来,及时的教育民众。他抗战时期的剧作,及时揭露和讽刺了敌人,歌颂了英勇抗战的军民,唤起了民众。[49][14]
第二个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总共创作、改编了《方珍珠》 《龙须沟》《西望长安》《茶馆》《女店员》《全家福》《神拳》《十五贯》等二十三个剧本,歌颂了新社会的新人新事、新时代、新气象,生动地、多方面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斗争生活,具有重大政治意义。[49]
《龙须沟》是因为它创造出的几个人物和他(或她)与龙须沟的关系。每个人都与臭沟联系起来,在人与沟的关系上、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深刻描绘出各个人物的独特性格,揭示出他(她)们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变化。同时,他还进一步通过沟的变化、人的变化、沟和人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变化,写出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有力地歌颂了新社会,使全剧洋溢着高度的政治热情,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49][14]
老舍认为戏剧要注重写人,还强调剧作家一定要带着强烈真挚的感情去写人。如果没有真正的感情,人物就写不好,剧本必定要失败。所以说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都离不开人类的情感作用。[49][50]
《茶馆》就是以人物带动故事的典范之作。《茶馆》并没有贯串始终的中心故事,也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老舍只是通过在“茶馆社会”里活动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真实、深刻地展示了黑暗的社会生活画面,达到葬送三个旧时代的目的。老舍以《茶馆》老板王利发一生坎坷的命运为主,穿插、交织着其他人物命运的变化,同样取得了强烈的戏剧效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感受。[14][51][50]
散文
老舍的散文语言明白如话,自然洗练,京味浓重,充满幽默味儿使文章妙趣横生。散文的主要特点:一是,幽默诙谐,自然率真,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他以文化的眼光,把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细小的事物上升为理性的思考,表达出丰富的思想意蕴。二是,言简意赅[gāi],情理并茂。想要说明事体,必须用浅显的、生动的话,说起来自然亲切有味,使人爱听,增加文艺的说服力量。三是,体物入微,以小见大。这是老舍散文突出的表达技巧。他总能从看似平凡细小甚至常人觉得微不足道的事物中发现美,这种特点在写景散文中比较明显。[52]
老舍的散文中多是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他的许多见解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他的婚姻态度和为人处事的原则。他认为恋爱中的人们思考问题过于理想化,步入婚姻就需要迅速转变思想。他倡导夫妻双方应该处理好恋爱和婚姻的关系,快速找出相处之道,能够相互珍惜,相互尊重,这样的婚姻才会持续长远。 老舍认为对待朋友,要学会付出,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人,然后才能坦然地接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老舍先生最讨厌的是嫉妒、不思进取以及心眼小、脸皮厚的人,体现在《多鼠斋杂谈》中。从他的散文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对好友高尚品格的称颂。他散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对世间万物的包容和喜爱。[53][54]
杂文
老舍一生写下为数不多的杂文。老舍的杂文文体多样,取材广泛,有短评、杂说、闲话、随感录、幽默小品及知识小品等,涉及文学、艺术、生活,以及文艺工作等内容。《出口成章》是老舍杂文比较典型的集子,总共收集了23篇文章,写于新中国成立后到1963年间。内容涉及文体、语言、修辞、文病等文学写作的方面。老舍杂文的内容丰富,思想锐利,将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相结合,带有突出的理性思辨色彩。在语言文字上,老舍注重适应时代需求,强调语言的简练,提倡推广普通话。其次,他以漫谈的形式抒写生活的乐趣,坚持文化战线上的思想进步。[55][56][57]
老舍杂文的创作特色,一是,具有强烈的个人意识,文章都使用第一人称,融入一些自己的生活道路、思想、感情以及个性。他的杂文充满情感、富有情趣。二是,使用闲笔的手法,从杂文中离开论述、论证,或者未参与论述、论证的文字内容,又并非是离题之笔。增加杂文的思想内容,加强杂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更增加杂文的趣味性。最后是幽默的语言风格,主要表现在语言上的诙谐俏皮,即便带有讽刺,也是尺度适中的温情的讽刺。[58][59]
人物影响
文艺影响
老舍致力于曲艺事业的发展,他曾担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理事长(副主席)、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副理事等职。应“相声改进小组”的要求改写旧相声编创新相声,推动了相声艺术的发展和提高。老舍特别注重强调曲艺艺术的通俗性和趣味性,在当时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对现在和将来具有借鉴作用和研究价值。[60]
老舍的《茶馆》《龙须沟》奠定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独特的风格,创立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剧学派。《龙须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剧学派建立的奠基之作,对中国话剧事业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成长起到了一个最基础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风格,被北京人艺的导演、演员所继承并沿用至今。[61][62]
政治影响
老舍和郭沫若等人组织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并担任常务理事兼总务部主任,负责领导日常会务,对外代表“文协”,老舍在担任总务部主任期间团结了全国的抗战文人,使这一时期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文艺界团结得最好的时期之一。[63][64]
文学奖项
老舍文学奖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老舍文艺基金会共同主办,是北京市文学艺术方面的最高奖励。该奖项设立于1999年,是为纪念老舍先生以及鼓励京籍作者创作和北京出版发表的作品。奖励的文学作品类型包括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戏剧剧本、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剧、新人作品等。[65][66]
国外影响
日本式世界上翻译老舍作品的时间最早、翻译版本最多、研究论文和著作的范围最全面的国家,是世界研究老舍大国。日本学术界在1983年之前,对老舍话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龙须沟》。在1983年《茶馆》在日本首次公演后,日本学者对其话剧的研究重心转向了《茶馆》。石井康一(2004年)对《茶馆》的首次公演进行了回顾,并谈及在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对之后日本国内排演《茶馆》的启示。另一位日本学者渡边武秀对话剧《残雾》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这部话剧作品超过了人们一般所了解的宣传文学概念,使得这部剧作超越了民族“对立”的范围,挖掘出各种“对立”本身的深刻局面。[40][41]
1980年,北京人艺携《茶馆》在欧洲15个城市演出25场,获得巨大成功,1983年,赴日本演出23场,应观众要求,首开卖站票的先例;1986年,在加拿大演出12场;2005年,在美国演出16场;2018年,在欧美等夺嫡开启世界巡演。跨文化传播中的老舍话剧在激活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方、中国与世界多维对话的同时,也在文化交流、文明互动的语境中面临巨大冲击与挑战。[40][41]
20世纪90年代,西方文化界和文论界出现了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热潮,几乎将所有与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有关的文学活动和文化现象纳入其不断扩大的研究领域。老舍的话剧在西方引起巨大的反响,使得西方国家加深了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启发着西方近期话剧的发展。[40][41]
人物评价
周恩来曾说:我和老舍、郑振铎、王统照同庚。我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上有两个发达的坐标系,一个是纵的,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一个是横的,广泛的世界文化科学知识。[67]
中国现代作家巴金认为,老舍是一个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大量作品表现了中国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思想感情和丰富的心灵。[68]
评论家胡风曾评价老舍:舍予是经过了生活底甜酸苦辣的,深通人情世故的人,但他的‘真’不但没有被这些所湮没,反而显得更凸出,更难能而且可爱。所以他的真不是憨直,不是忘形,而是被复杂的枝叶所衬托着的果子。[69]
中国近代学者朱光潜说:“据我所知的世界文学情报,能够因其作品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只有沈从文和老舍。”[70]
时任北京市副市长蔡赴朝说:“老舍先生既是全国文艺界的一面旗帜,更是我们首都北京的骄傲与自豪。老舍先生的艺术是深深根植于人民大众之中的艺术,他始终与人民休戚与共,心心相印,以为人民写作为己任。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他所熟悉和深爱着的北京普通人民的生活和情感,是深受广大文艺工作者爱戴和人民喜爱的人民艺术家。”[71]
时任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朱明德讲到,老舍的一生是灿烂辉煌的一生,他把自己的创作热情融入新社会,紧跟时代的步伐。老舍先生在担任北京市文联主席期间,以其勤奋多产被誉为“文艺队伍里一个劳动模范”,为首都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和文化中心地位的确立,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71]
中国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汪曾祺在1984年写下《老舍先生》,其中提到老舍是属于全国人民的,首先是属于北京人的。 [72]
相关人物
关系 |
姓名 |
简介 |
父亲 |
舒永寿 (1863—1900年) |
保卫皇城的护军 |
母亲 |
马氏(1873—1942年) |
家庭主妇 |
大姐 |
舒静守(1878-1953) |
比老舍大21岁,嫁给姓佟的满族小官[73] |
哥哥 |
舒子祥 |
比老舍大十岁,拉过洋车,当过工友,做过巡警,是个养菊能手[74] |
妻子 |
胡絜青(1905—2001年) |
画家,师从齐白石 1930年两人通过朋友介绍认识,1931年4月二人订婚,7月举行婚礼[18][19] |
儿子 |
舒乙(1935—2021年) |
中国当代作家、画家 |
女儿 |
舒济(1933年出生于济南) |
当代女编辑家 |
舒雨(1937年出生于济南) |
教授 |
|
舒立(1945年生于重庆) |
北京市联合大学建材轻工学院讲师,业余时间习中国画,尤爱画猫[75] |
|
深厚友人 |
赵清阁(1914—1999年) |
与老舍合作的四幕剧《桃李春风》(又名《金声玉振》)[76][77] |
参考资料:[78] |
人物纪念
丹柿小院(北京)
1950年,老舍购买了北京东城迺[nǎi]兹府丰盛胡同10号(现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一所普通的四合院。老舍前半生住过的地方不下几十处,从1950年到1966年,丹柿小院是他一生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这所小院占地约400平方米,共有房屋19间。进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五彩木影壁,侧面还有一个鱼缸。院中正房(北房)三间,明房和西次间为客厅,东次间是老舍夫人胡絜青的画室兼卧室,西耳房是老舍的书房兼卧室。这几间均为原状陈列。东厢房和西厢房现为固定陈列《走进老舍的世界》。院内的两颗柿树是1953年春由老舍夫妇亲手栽种的,家人给这个小院起名“丹柿小院”。 1984年丹柿小院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家属将小院捐赠给国家。之后被改造为老舍纪念馆。1999年,老舍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79][80]
老舍纪念馆之丹柿小院(北京)
丹柿小院(图源:书籍《时过子夜灯犹明 故居·故人·故事》)
老舍故居纪念馆(青岛)
老舍因1934年至1937年受聘于山东大学,当时居住在青岛市市南区黄县路12号。现开辟为“老舍故居纪念馆”暨“骆驼祥子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以文学作品命名的纪念馆。在这里,他写下了许多小说、散文和杂文,包括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老舍很喜欢舞刀弄枪,在纪念馆中的写作间和过道门厅,陈列了一些老舍习武时使用的刀、枪、剑、棍等兵器。由于老舍故居纪念馆比较小,所以没有在外面设立标志。[81]
老舍青岛故居
老舍故居(青岛)
重庆故居
四世同堂纪念馆位于北碚区天生街道天生新村63号,是依托重庆老舍旧居建立的国内第二个以文学著作命名的文学纪念馆。1943年年底,胡絮青带着三个孩子到达重庆后,老舍全家定居在了北碚[bèi]蔡锷[è]路24号的一幢小楼里。因为那里老鼠很多,老舍先生就趣称之为“多鼠斋”。如今改造为北碚四世同堂纪念馆。建筑为悬山顶、瓦屋面,砖木结构,青砖勾缝,一楼一底,依山而建。老舍先生在北碚定居的时间只有3年多,那是他的创作高峰期,他完成了超过100万字的作品。1944年初,他在这里创作了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第一部《惶惑》和第二部《偷生》。[82][83]
重庆老舍故居(图源:休闲北碚)
争议
老舍的姓氏
老舍是满族红旗。常说的“满族八大姓”是指瓜尔佳氏、钮枯禄氏、舒穆禄氏、董鄂氏、马佳氏、纳喇氏、索掉罗氏和伊尔根觉罗氏。到了清代晚期,原来用汉字记录满语多音节译音的满人姓氏,多简化为用一个汉字来替代,比如前述“八大姓”,便大致改用了汉字的关、郎、舒、董、马、那、索、赵。也许正是因为排在这中间第三位的舒姓,恰好就是老舍一家这时业已冠用的汉字姓氏,故而产生了他们家的满族旧姓是舒穆禄氏的猜测。老舍一家的旧时满姓尚有舒穆禄氏、舒舒觉罗氏、舒佳氏等不少于三种的可能性。因为舒穆禄氏以前是个大姓氏,所以他家出自其中的可能性也许要更大一些。不过,出身于北京满族的文史大家启功先生,却在他的相关著述《启功口述历史》中认定老舍家族原来的满族姓氏为舒舒觉罗,却未详细说明老舍姓舒舒觉罗进一步的根据。[84]
关于“老舍之死”
有关“老舍之死”主要有三种说法,“抗争说”、“绝望说”、“脆弱说”。[85]第一种,是认为老舍是用死来表明自己的清白,抗议“文革”,是要舍生取义,与屈原同例。第二种,是认为老舍一直在挣扎。新中国成立以后,老舍先生曾经度过一个相对平稳的生活,精神状态也很好。但随着20世纪50年代初运动一个接一个,老舍先生感到内心困惑,挣扎,煎熬。虽然在“文革”以前,很多政治运动都没有牵扯到他,但他已经看到自己的很多朋友被牵连进去,被批判,被批斗,直到“文革”,灾难找上门来,躲不开了。为此他已经绝望了。第三种,是认为老舍内心脆弱经受不起打击而投湖。老舍从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在政治上一帆风顺,从来没有经受过任何的坎坷。所以当“文革”的风雨来了以后,根本承受不住这命运的一击,倒下了。[85]
人物轶事
有关诺贝尔奖
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被老舍得到,老舍当时在中国作家中恰恰是作品被译介最多的,连瑞典文的也有。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程序很复杂,经过层层筛选,秘密投票结果,第一名就是老舍。[70]但是在1968年,中国已经进入了“文革”高峰。各国在传老舍已经去世,瑞典驻华大使去寻访老舍下落,又发动其它国家进行联合调查,中国官方当时对此没有答复(老舍逝世于1966年8月24日),瑞典方面断定老舍已经去世。由于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所以评选委员会决定在剩下的4个人中重新进行评选,条件之一,最好是给一个东方人。结果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成了日本的川端康成。[70]
受助于宗月大师
老舍九岁时因家贫还没能入学,有幸得到宗月大师(刘大叔)[b]相助才进入私塾读书学习,之后他经常去宗月大师家中,或吃饭或吃一些点心。宗月大师办贫儿学校,老舍去做义务教师。后又施舍粮米,老舍去帮忙调查及散放。这时,老舍和宗月大师来往密切。在宗月大师圆寂的第二年,也就是1940年1月23日,老舍在《华西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宗月大师》的文章,对他表示了深深的敬意,以此纪念宗月大师,其中介绍了大师的为人和帮他上学的情况。老舍在自己的一生中常常是以“宗月大师”的向善、助人作为自己学习和效法的榜样的。[16][86]
老舍如何为儿女起名
老舍的第一个女儿,名叫舒济,是因为当时出生在济南。当初没有汉字简化,笔画很多,很难写,招来很多非议,声讨“老舍”名字起的不好,笔画太多,难为孩子。第二个孩子出生时,老舍就取名舒乙,只有一笔,看谁本事找出比这更简单的字来,这下耳根子算是清净了。等到第三个孩子出生时,当年大旱,饮水每断,忽得大雨,即以‘雨’名女。其实当时老舍想取名为“乱”,遭到夫人的反对才作罢。第四个孩子名为舒立,因老舍出生时恰逢农历小年,又是“立春”,按家谱排序,老舍是“庆”字辈,四女儿出生也是“立春”,只能选择“立”字。[87][88]
图源:吕梁学院逸夫图书馆
老舍与巴金
老舍在世的时候,巴金每次到北京开会,总会去看他。老舍照例会带巴金去吃小馆子,边吃边谈,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老舍喜欢买折扇,送给巴金,告诉他上面是谁的字,谁画的画。在20世纪30年代初,巴金与老舍在北平相识以后,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巴金的中篇小说《电》出版以后,老舍就撰文评论,肯定这部小说的人物“像水晶一般的透明”,文字“非常利索,清锐可喜”。在巴金与老舍三十多年的交往中,有时几年不见面,却时常有接触。在巴金眼中,老舍是一个正直、善良、坚强、勇敢的人。巴金对老舍的怀念之情,在1979年和1984年写下《怀念老舍同志》《我敬爱的老舍同志》两篇文章,以此来寄托自己的哀思,表达自己的思念。[68]
图源:澎湃新闻
井上靖笔下的老舍
日本作家井上靖的散文《壶》,讲述了中日两位作家老舍和广津和郎的故事。文中写下老舍生前讲述的一个故事,有个富翁收藏了许多古董珍品。破产后,把收藏的古董一件件变卖,最后沦为乞丐。另一个富翁给乞丐房子住,管他吃饭,等着乞丐死去。不久,乞丐病入膏肓,在咽气之前把壶掷在院子里,摔得粉碎。井上靖借这一故事,说老舍是抱着壶跳楼的,最后一句是“壶碎人亡”。[68]
为何选择太平湖
老舍生前居住地是北京灯市口西街的丰富胡同19号。但是,老舍选择自杀的地方——太平湖,却离这儿很远。太平湖位于北京的西北方位。他选择这个地方殉难是因为这里是生他养他之地,他眷恋这个地方。老舍是满族正红旗人,他的母亲是正黄旗人,这里是正红旗、正黄旗的驻地,这里所发生的故事,影响了老舍的一生,他的文学作品所描写的故园情景,都没有超出这个范围。老舍殉难之地,正在他母亲34年前去世时居住的故居附近,他选择这里去死,他是在寻找母亲之根,这样,他心里才踏实安定。[89]
车站接周铭洗
周铭洗通过姐夫许地山结识了老舍,老舍是许地山最好的朋友。此前老舍到英国任教时,曾与许地山居住在一起,受许的影响开始写小说。1933年秋,周铭洗任青岛圣功中学校长后,有事要去济南,因人生地不熟,许地山便打电报给在齐鲁大学任教的老舍请求迎接。据老舍《敬悼许地山先生》一文中写到周铭洗。“你记得给我打电报,叫我到济南车站去接周校长吗?多么有趣的电报啊!知道我不认识她,所以你教她穿了黑色旗袍,而电文是:‘×日×时到站接黑衫女!’当我和妻接到黑衫女的时候,我们都笑得闭不上口啊。”就这样,由于许地山的关系,周铭洗与老舍及其夫人胡絜青相识于济南,后来成为终身挚友。[90]
文艺形象
作品 |
作者 |
简介 |
《老舍》 |
蒋晔[yè]著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老舍:舍什么?;老舍小传;老舍的故事;悲剧中的思考——老舍先生的人生对我的启发[91] |
《老舍》 |
石兴泽,刘明著 |
本书记载了老舍传奇而又辉煌的一生。探讨老舍平民和作家的复杂意识的生成、发展、表现和演变,对老舍生活和创作的影响,突出他平民作家的性格组合[92] |
《老舍评传》 |
关纪新著 |
《评传》在老舍生平的叙述中,非常注意对于研究视点的“聚焦”[93] |
《老舍与中国革命》 |
古世仓,吴小美著 |
作者从文学史层面深入认识老舍及老舍文学的价值,揭示了老舍精神世界与中国革命进程的复杂关系[94] |
《老舍图传》 |
关纪新著文;舒济编图 |
本书通过“文化归位和社会归位”、“八方风雨荡胸襟”、“在大洋彼岸”、“回归尊严步入永恒”等9部分内容,描述了老舍的一生[95] |
年份 |
剧名 |
体裁 |
扮演老舍的演员 |
1988年 |
《太平湖》 |
话剧 |
于是之[96] |
2023年 |
《正红旗下》 《正红旗下》演出剧照(图源:文汇报) |
话剧 |
濮存昕[97][98] |
2023年 |
《正红旗下》 |
话剧 |
于震[99] |
作品演绎
年份 |
影视剧 |
体裁 |
主演 |
导演 |
1950年 |
我这一辈子 |
电影 |
石挥 / 魏鹤龄 / 崔超明 / 沈扬 / 李纬 / 程之 / 梁明 |
石挥[100] |
1952年 |
龙须沟 |
电影 |
于是之 / 叶仲寅 / 张伐 / 于蓝 |
冼群[101] |
1981年 |
駱駝祥子 |
电影(英国 / 中国大陆) |
黄宗霑 |
翁维铨[102] |
1982年 |
茶馆 |
电影 |
于是之 / 郑榕 / 蓝天野 / 英若诚 |
谢添[103] |
1982年 |
骆驼祥子 |
电影 |
张丰毅 / 斯琴高娃 / 殷新 / 颜彼得 / 李唐 |
凌子风[104] |
1985年 |
四世同堂 |
电影 |
邵华 / 李明 / 李婉芬 / 李维康 / 徐美玲 |
林汝为 / 蔡洪德[105] |
1986年 |
月牙儿 月牙兒 |
电影(中国香港) |
宋丹丹 / 斯琴高娃 / 葛存壮 / 管宗祥 / 雷恪生 |
徐晓星 / 霍庄 / 邢丹[106] |
1999年 |
离婚 |
电视剧 |
葛优 / 傅彪 / 丁志城 / 谭宗尧 / 张英 |
马军骧[107] |
1999年 |
二马 |
电视剧 |
陈道明 / 梁冠华 / 芭芭拉·威尔舍 / 王同辉 |
沈好放[108] |
2002年 |
我这一辈子 |
电视剧 |
张国立 / 邓婕 / 李诚儒 / 何冰 / 刘孜 |
张国立[109] |
2006年 |
月牙儿与阳光 |
电视剧 |
黄磊 / 寇振海 / 江珊 / 马伊琍 / 伊春德 |
徐晓星[110] |
2007年 |
纳妾 |
电影 |
葛优 / 傅彪 / 陶虹 / 牛莉 |
马军穰[111] |
2009年 |
四世同堂 |
电视剧 |
黄磊 / 蒋勤勤 / 元秋 / 赵宝刚 / 路晨 |
汪俊[112] |
2010年 |
茶馆 (根据老舍的经典话剧名作改编) |
电视剧 |
陈宝国 / 梁天 / 谢钢 / 周里京 / 石小满 |
何群[113] |
2010年 |
黑白李 |
电影 |
杨舒婷 / 林熙越 / 王雨 |
潘镜丞[114] |
2015年 |
骆驼祥子 |
电影 |
韩蓬 / 孙秀苇 / 田浩江 / 宋元明 |
王莹[115] |
我这一辈子(1950年)
龙须沟(1952年)
方珍珠(1952年)
骆驼祥子(1982年)
月牙儿(1986年)
四世同堂(2009年)
视频合集empty
人物概述(1)
主要作品(3)
评价与争议(3)
个人生活(1)
作品摘录(5)
相关纪念(2)
01:14
人物概述
老舍人物介绍
来源:抖音百科
18:57
主要作品
老舍名著《骆驼祥子》
来源:海林爱读书✨
10:00
主要作品
老舍《四世同堂》
来源:小文书院
06:28
主要作品
老舍的作品《茶馆》
来源:书笥
01:16
评价与争议
王蒙评价老舍
来源:史很有料
04:48
评价与争议
老舍先生去世的真正原因
来源:闲聊北京
03:37
评价与争议
老舍投湖自杀背后
来源:狗尾草故事会
02:14
个人生活
老舍的两个女人
来源:主持人杨锐
11:18
作品摘录
《骆驼祥子》第十八章
来源:昕妍
03:56
作品摘录
老舍散文诵读《养花》
来源:為你写詩
11:22
作品摘录
老舍散文诵读《过年》
来源:林语诵读
21:12
作品摘录
老舍小说《开市大吉》
来源:英籽【诵读】
07:57
作品摘录
老舍经典散文 《我的理想家庭》
来源:塞翁寻马看风云
05:26
相关纪念
北京老舍先生纪念馆
来源:北京旅游等着瞧
01:36
相关纪念
老舍重庆故居
来源:台妹lulu
人物关系empty
胡絜青
妻子
舒永寿
父亲
舒乙
儿子
舒济
女儿
舒立
女儿
舒雨
女儿
赵清阁
好友
周铭洗
好友
赵树理
搭档
大事记empty
1936年 · 发表《骆驼祥子》
辞去教授的职务,专心从事文学创作,在《宇宙风》上发表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1934年 · 担任中国文学系教授
在山东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写了诸多短篇小说,被收入《樱海集》《蛤藻集》
1932年 · 创作《猫城记》
创作《猫城记》,并在《现代》杂志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