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分享了阴阳的概念、特性与归类,以及阴阳的属性归类。今天我们分享的是阴阳学说的内容。包括阴阳的交感、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阴阳的转化以及阴阳的自平衡
阴阳的交感:说的是阴阳在运动的过程中相互交合感应的作用。阴阳交合相通、彼此感应,是宇宙万物诞生和变化的根源。《黄帝内经.素问》中《阴阳应象大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这句话就是说清阳之气上升变成天,浊阴之气下降变成地,地的浊阴之气上升同天的清阳之气交融化为云。天的清阳之气下降同地的浊阴之气相合变成雨。《周易.咸彖(tuan)》:天地感而万物化生。以及《黄帝内经.素问》中《天元记大论》:阴阳相错,而变由生。说的就是阴阳交感是天地万物化生的基础。天地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交感相合,产生万物。《易传.系辞下》: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人同样也是阴阳二气交感相合而成。《黄帝内经.素问》中《宝命全形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如果没有阴阳二气的交感相合,就没有宇宙万物。自然也就没有人类。
地气上为云
阴阳的对立:前面我们说一气分阴阳,是一分为二,就是对峙、相反的关系,是阴阳的基本属性。天地万物很多事物或者现象都存在对立相反的两个方面。如天地、日月、水火、寒热、上下、左右等等。那么人体划分阴阳有: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为阴、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为阳。阴阳之间通过相互斗争、互相制约来防止阴阳的任何一方能过于强大而产生危害。是维持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的。双方始终处于矛盾运动当中。就像春夏秋冬四季,春季到夏季是一个阳气升发的过程,当这个过程达到一个顶点的时候,秋冬的阴寒必然要制约阳气防止太过。如果阳气能不断升发而没有制约。天地间就不能诞生万物。同样,秋季到冬季开始是阴寒开始凝聚的时候。这个过程达到一个顶点的时候,春夏的阳气要遏制秋冬的阴寒。阴寒太过同样也无法诞生万物。于人体也是这个道理。《黄帝内经.素问》中《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就是制约太过导致的阴阳失衡。而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则是制约不及形成的阴阳失调。
四季变化为阴阳制约
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即相互对立,同时又具有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的关系。阴阳通过互藏、互为根本来发挥作用。阴阳的互藏是指阴阳双方中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太极图当中的阴阳鱼的鱼眼便是最好的体现。阴阳的互根,指的是阴阳之间互为根本。阳的根本在阴,阴的根本在阳。双方相互资生、相互利用。《黄帝内经.素问》中《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概括了阴阳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阴精在内,是因为阳气在外的固护作用。阳气在外,是因为阴精的滋养作用。阴阳互根互用的意义在于阴阳始终在统一体内,阴阳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单独存在。比如寒热,寒为阴,热为阳。没有了寒,也就无所谓热了。在人体,如果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遭到破坏。人体就会发生疾病。“无阴则阳无已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如果阴阳双方有一方虚损不足,日久可以导致对方的不足造成“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若阴阳不能互根互用的而分离决裂。导致一方孤立,则会危及生命。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离决,精气乃竭”
阴阳鱼,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学说太重要了,怕你们看不懂,啰嗦了一点。有不懂的可以留言。尽量帮大家解释得完美一点。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