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四,亦是南方人的中元节(“鬼节”)。
农历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一个传统文化,南方人一般过七月十四,而北方人则过七月十五。
此时处暑已过,由夏入秋,由热渐冷,是天地阴阳之气交接轮转之时,这一天是天地间阴气最活跃的时候,在养生方面,要注意4件事。
“鬼节”阴气重,晚上不宜出门?
立秋过后,大气压强开始增高,气温开始下降,阳气开始收敛,阴气开始上升。
中元节是祭祀大节,老一辈常说“鬼节”晚上就不要出去乱逛了,阴气重,小心被“阴寒之物”缠身,这其实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而在中医养生里面,中元节晚上不宜出门,其实也有着讲究——
中医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白昼养阳,入夜养阴,特别是秋季过后天黑得更快,早睡就可以滋养人体内的阴精。
中元节夜晚不宜出门,只是因为这会破坏我们身体的阴阳平衡,影响健康,并没有传闻说得这么恐怖。
中元节前后,顺应天时宜养阴
此时阳气收敛,阴气上升,人要遵守大自然的规律,顺应阴阳大势才能更健康,所以中元节的养生重点,为养阴。
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因此,此时应多食一些清热防燥的食物,如山药、莲藕、芝麻、梨、白果,百合、银耳等等。
日常避免进食辣椒、大蒜、韭菜、花椒、桂皮、干姜、丁香、羊肉等温热燥热的食物。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味药食同源的滋阴药材——玉竹,玉竹性味甘,微寒,归肺、胃经,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
■银耳玉竹汤
材料:银耳15克,玉竹25克,冰糖适量。
制法:银耳用清水浸泡至软,洗净,与玉竹、冰糖同入沙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汤。
功效:滋阴消热,很适合胃阴不足而口干、口渴者服用。
■山药玉竹鸽肉汤
材料:白鸽1只,淮山药30克,玉竹20克。
制法:白鸽洗净入锅,加山药、玉竹、清水适量,煮至鸽肉烂熟后,放入食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养阴益气,滋补肝肾。
阳气不足先补阳
当然,并不是秋季就要一味地滋阴润燥,如果本身就阳气不足,我们必须先扶助阳气,巩固正气。
阳气不足的人,日常要避免湿气入侵体内,因为湿邪过重易耗损“阳气”,如湿气重,可以用一些有健脾祛湿效果的中药如白扁豆、薏米、山药等熬汤喝。
另外,可以通过艾灸关元穴、足三里穴来补阳,艾灸本身就有温经散寒、补充阳气、消肿散瘀的作用。
艾灸关元穴可以起到培肾固本,调气回阳的作用;足三里为保健要穴,艾灸其可以提高免疫力、通经活络、健脾和胃。
补阳药膳-巴戟天补肾养肝汤
材料:枸杞15克,熟地15克,巴戟天15克,大枣3枚,生姜5片,猪肉/猪骨250克,水适量。
制法:材料洗净放入砂锅,清水没过材料,适量加减。一起炖3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温肾助阳,滋阴养血补肝,健脾胃,驱寒。
疾病高发当防病
夏秋交换之时也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的高发期。
尤其提醒中老年人,要避讳受到“冷刺激”,平日不喝过多冷饮,不用冷水洗澡、洗脚,晚上睡觉要注意保暖等。
老年人起床动作宜缓慢,做到“三个半分钟”——
起床前伸个懒腰床上坐半分钟、床沿坐半分钟、下床站立半分钟,做完“三个半分钟”后再去洗脸、刷牙,适量饮水,这样有助于防止起床太急触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