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厘米的身高对于很多男性来说都是难以达到的水平,一个女孩却轻轻松松就达到了。考虑到她才只有12岁,未来还有好几年的时间可以继续成长,真不敢想象未来的最终身高会定格在多少。
最近,有人在机场偶遇姚明带着女儿姚沁蕾出行,根据身高的对比来看,年仅12岁、还处于小学年龄的姚沁蕾身高大概已经达到了190厘米!别说是和同龄的小伙伴对比,就是大部分成年男子都没有这么高!
我们知道,姚明的身高达到了226厘米,他的妻子叶莉的身高也达到了190厘米,都是非常突出。这也让人不得不感慨:基因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很多孩子为了长个子,在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付出大量的努力,姚沁蕾仅仅靠基因就已经鹤立鸡群了。
那么,基因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身高呢?它又是如何产生影响的呢?长得高到底是不是好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首先可以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基因确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一个人的身高产生影响。除了姚明父女之外,还有很多篮球运动员及其后代都能够证明这一点。比如王治郅的儿子王熙麟,在不到16岁的年纪就超过2米了;还有易建联的儿子,不到6岁就长到1.3米,也非常惊人。
在一项对203名南通大学大四学生的调查中,科学家发现,男生平均比自己的父亲高1.5厘米,女生平均比母亲高0.91厘米,这不仅意味着中国人的身高在增加,也代表着身高和基因的关系。如果父母矮的话,高出这么一厘米也还是矮。
有研究人员进行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GWAS),发现了大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也就是通过基因突变影响人类身高等性状的位置。
比如一项对15821名欧洲高加索人的GWAS数据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10个新的位点以及过去报道过的2个位点与身高有密切的关系,这12个位点可以解释大约2%的身高变异。还有数据表明,基因中有≤8个位点的人群和携带至少16个位点的人群相比,平均身高差了近3.5厘米。
早期的GWAS数据都是针对欧洲人的,近些年来,针对亚洲人的GWAS数据也越来越多,给了科学家们研究的机会。
有人对湖南长沙的2953个人进行了基因和身高的研究,结果发现有一个基因与身高的关联性非常强,其纯合子GG型的个体平均比纯合子CC型个体高出4.26厘米!
还有研究人员发现,尽管基因对身高的影响比较明显,这种影响的程度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域之内有所不同。根据目前的研究,不同人群中的身高遗传率在55%~90%之间,中国汉族人群身高的遗传率则约为64.7%。
现在我们知道了基因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身高,但它到底是如何影响的呢?
我们知道,基因的本质就是DNA的有效片段,它的功能就是指导人体进行蛋白质的合成。你有怎样的基因,决定了你体内会合成哪些蛋白质。而这些蛋白质,才是直接影响人体各种机能的物质,其中就包括对身高的影响。
比如,有些个子矮的人,就是因为细胞内缺少某些特殊的基因,无法合成足够多的生长激素。影响生长激素分泌的因素又有很多,比如生长激素及其受体基因,脑垂体转录因子基因,生长激素信号途径相关基因,生长板、软骨、骨骼生长和发育的相关基因等。
换句话说,影响身高的基因非常多,拥有“高个子”基因越多的人越容易长高。篮球运动员的身高如此突出,除了锻炼之外,也在于他们体内本身就拥有大量的“高个子”基因,即使遗传一半给孩子,也足够长得鹤立鸡群了,更不用提伴侣也非常高的情况了。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基因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也不会成为影响身高的唯一因素。即便是同卵双胞胎,也就是基因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身高之间也会有所差异。在出生之后,环境因素就成为影响身高的关键了。
总之,除了基因的影响之外,儿童补充的营养、睡眠的时长、锻炼的数量以及生活的方式等方方面面,都会影响到成年之后的身高。
还有一点,那就是我们前几天说过的,个子太高也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这些人有他们的优势,但也有自己的弱点,那就是某些疾病的发病率会稍微高一些。
在6月份的《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杂志上就有一篇文章指出:个子比较高的人更容易患上各种癌症、主动脉破裂以及肺栓塞等疾病;相对来说,身体比较矮的人在冠心病、中风、肝脏疾病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病率也比较高。
这么看来,还是长得不高不矮比较合适,各种风险都能稍微低一点。
总而言之,不论是身高还是健康,都是受到许多方面影响的结果,我们不能只看到其中一个因素。还是那句话,对于已经出生、基因已经无法改变的人来说,影响身高的全部因素就变成环境因素了。忘掉基因的影响,靠后天的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