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进行社会认知的时候总是会产生一些偏差,在婚姻中,基本归因偏差(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普遍存在,即倾向于把爱人的行为归因于其内部因素而低估了情境的作用。
相比于其他关系,人们在恋爱或者婚姻关系中表现出更低的容忍度,同样一个错误,如果是父母、朋友或者其他人犯的,人们总是能够原谅的。
但若是爱人犯错,尤其是与感情有关的错,人们往往无法原谅。
我们会习惯性的把错误全部归因于爱人自身,不听取他们的解释,并且自身还会感受到极大的伤害。
这一点很多人深有体会,正所谓爱之深,恨之切。
在心理学中,则解释为卷入度越高,越不容易改变原有态度,所以越难以原谅对方。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你的另一半还对你生气,对你感到不满意,希望你作出改变,那就说明你在他心目中还占有重要的地位。
等到有一天他对你的一切都视若无睹,对你的一切伤害行为都无所谓之时,就是他放手之时。
实际上,根据调查数据显示,90%的婚姻都死在夫妻自己手上,却还责怪对方不爱自己。
在婚姻中的每一刻,人们都面临着无数选择,是选择忍让亦或是针锋相对全在于个人。
很多人在吵架的时候理智全失,眼中只有和对方的矛盾,往日的开心和关怀都被抛之脑后,只觉得对方是如此得罪大恶极,这是吵架时的真实写照。
就这样一点点地积累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方在你眼中越来越不堪,你变得越来越不能忍受对方,最终不得不走向离婚。
人们对未来似乎总有一种设想,即下一个会更好,或是离婚后会更好。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很多二婚的人都表示二婚过于现实。夫妻以及大家庭关系的维持全靠经济,感情比较淡漠。
或者嘴上一套背后一套,于是他们开始怀念原配,因为那至少还有一个孩子是夫妻二人爱的结晶,至少孩子是夫妻都可以毫无保留为他付出的,在这一点上二人可以达成共识。
可见,离婚只是意味着新的生活,并不意味着明天会更好,无数的错误选择最终指向了离婚,被自己亲手葬送的婚姻很难再复原。
多少人站在中老年交接处回首一望,感叹某一刻要是不那么冲动,或许就不会是双输的局面,可谓是人生如梦。
有一位妻子认为自己的丈夫哪里都不好,言谈举止都让妻子感到很不耐烦,她感到自己无法摆脱对丈夫的态度,于是便去向咨询师请求帮助。
心理学家了解情况之后,提出了一个运用角色扮演方法来矫正夫妻关系的方案。
他要求这位妻子从第二天开始将丈夫当成一个陌生人,不能对他作轻率的评价,并且每天至少要在丈夫身上找到一个优点,并且像对待其他人一样给予丈夫夸奖。
他强调,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要努力使自己抛弃对丈夫的一切观念,将自己当成一个与丈夫刚刚认识、刚刚同居的人。
在一开始的时候,妻子感到很不适应,认为丈夫的一切行为都非常不堪,但她忍住了指责丈夫的冲动,并开始努力地观察丈夫的优点同时强迫自己夸奖对方。
20天之后,妻子开始觉得丈夫并没有以前想象的那样不好,并且丈夫体察到妻子的变化之后主动道歉,夫妻关系终于重归于好。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两个人在一起久了,脑子里、眼里就都是对方的缺点,而对对方的好和优点都视而不见,从而感到难以忍受。
其实重归于好的钥匙就握在每个人自己手里,是愿意修复,还是想要更换,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在婚姻中,最可怕的莫过于预言自动实现效应(Self-fulfillment)。
当你认为对方是这样一个人,你就会按照你所想那样去对待他,结果你的反应真的引起了对方符合你期望的反应,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很多女性经常埋怨丈夫不爱自己,于是就对丈夫比较冷漠,每天都用责怪、埋怨等负面行为对待他,结果引起丈夫的自我防卫,两人变得不可开交。
总的说来,婚姻分为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两种。
很多人深陷恶性循环却不自知,其实只要主动去重建一个良好的开头,对方也会感觉到你的诚意从而作出改变,但很多人却由于好胜心太强而不愿委屈自己,以至于无法建立良性循环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