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尼治天文台,于1675年创建于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皇家格林尼治花园,是世界上著名的综合性天文台。17世纪的时候,英国航海事业获得空前发展,海上航行急需精确的经度指示。1674年,乔纳·摩里爵士向国王查理二世提议,应该为军械署的测量工作建设一个天文台。于是,国王查理二世任命约翰·弗兰斯蒂德在伦敦格林尼治建造天文台。1675年8月10日。国王查理二世下令安放奠基石,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创建工程正式开始。天文台修建完工后,国王查理二世设立皇家天文学家职位,由约翰·弗兰斯蒂德担任。约翰·弗兰斯蒂德上任后,致力于校正天体运动星表和恒星位置的工作.并负责测量正确的经度。
基本简介
世界著名的格林尼治天文台建于1675年。当时,英国的航海事业发展很快。为了解决在海上测定经度的需要,英国当局决定在伦敦东南郊距市中心约20多千米,泰晤士河畔的皇家格林尼治花园中建立天文台。1835年以后,格林尼治天文台在杰出的天文学家埃里的领导下,得到扩充并更新了设备。他首创利用“子午环”测定格林尼治平太阳时。该台成为当时世界上测时手段较先进的天文台。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伦敦市已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城市。战后,格林尼治地区人口剧增,工厂增加,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尤其是夜间灯光的干扰,对星空观测极为不利。这样就迫使天文台于1948年迁往英国东南沿海的苏塞克斯郡的赫斯特蒙苏堡。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观测条件好。迁到新址后的天文台仍叫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但是,格林尼治天文台并不在0°经线上,地球上的0°经线通过的仍是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后来成为英国航海部和全国海洋博物馆天文站。里面陈列着早期使用的天文仪器,尤其是子午馆里镶嵌在地面上的铜线———0°经线,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到这里的游人都喜欢双脚跨在0°经线的两侧摄影留念,象征着自己同时脚踏东经和西经两种经度。
1950年皇家天文台迁往新址后,该天文台划归国家海洋博物馆,设有天文站、天文仪器馆等,主要供展览用。展出的天文历史资料中有早期的天文望远镜、各国早期设计的时钟、地球仪、浑天仪(其中不少是当时中国的制品),和很多天象发现的经过(如哈雷彗星等)。
英国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位于伦敦市东南郊的格林尼治小镇,是伦敦著名景点之一。格林尼治由格林尼治公园、皇家天文台、海事博物馆、皇家海军学院组成。格林尼治天文台始建于1675年。1884年,经过这个天文台的子午线被确定为全球的时间和经度计量的标准参考子午线,也称为零度经线。1997年,皇家天文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珍贵遗产。在格林尼治,游人可以调手表,对准世界上最标准的时间。
历史
格林尼治天文台的设立是乔纳·摩里爵士在1674年建议的,它的任务只是为军械署进行测量的工作,国王查理二世被说服了,并且雇用佛兰斯蒂德进行修建的工作。军械署承担了天文台的建设工作,查理更用自己私人的经费为天文台提供了关键性的仪器和设备。佛兰斯蒂德的家,原本是天文台的一部分,是由克里斯托佛·雷恩爵士在罗伯特·虎克的协助下,在英国设计的第一栋有特定科学研究目地的设施。它的建筑花费了520英镑(超出预算20英镑),主要是用在重修汉佛莱公爵塔的材料上,因为他偏离了正北的方位13度,这使得佛兰斯蒂德有些懊恼。
他不仅是安放佛兰斯蒂德在编制星表的工作上所需要的科学仪器,并且也随着时间的过去,合并了一定数量的其他工作,例如守时和后来编辑女王陛下航海年历的办公室。
摩里捐献了两个时钟,由汤玛斯·谭品建造,被安放在20 英尺高的八角屋内,这是建筑物的主室。它们有
着与众不同的设计,每个都有13 英呎(3.96米)长的钟摆安装在钟的正面,很精确的每4秒钟摆动一次,每天的误差是空前的小,只有7秒钟。英国的天文学家长期以来使用格林尼治天文台座基地进行测量:四条独立的子午线曾通过建筑物。在1851年设立的经线基础本初子午线在1884年的国际会议上得到追认,通过天文台的艾里中星仪。它长期以来原本由黄铜小条放在庭院中做指示,在1999年12月16日升级改用不锈钢,并且以强而有力的绿色雷射闪耀在伦敦北边的夜空中。格林尼治平时(GMT)是以格林尼治的观测做为基础的时间(直到1954年) ,此后,GMT时间是由其他仍然活跃的天文台计算出来的。GMT常被称为世界时,是观察那些来自银河系外的无线电源然后计算出来的,并且转换成几个形式,包括UT0(来自遥远观测所的世界时)、UT1(修正极运动的世界时)和协调世界时(与SI秒在UT1的差异小于0.9秒以内的世界时)。为了协助其他的时间与格林尼治时间同步,皇家天文学家约翰·庞德在1833年安装了报时球。在整年中的每一天都准时的在下午一点(13:00)落下(在冬天是GMT,在夏天是BST)。
现况
这个建筑物是国家海事博物馆的一部分,是收藏天文和航海工具的博物馆,包括著名的约翰·哈里逊得奖的航海时钟H4和他之前的3个成品。另外几件曾在历史上为天文和航海提供精确的守时的人造计时器也是展示品,包括20世纪中期苏联制的Fedchenko钟(曾被制造最精确并有多个复制品的摆钟)。它也是格鲁伯在1893年制作的28英吋折射望远镜的归宿,这是当时在英国最大的此种望远镜。在观测所大门外的牧羊人时钟是早期电子中的一个例子。在2005年2月,耗资1,500万英镑的改建工程开始,以提供新的天象馆和另外的展示画廊与教育设施,有120个座位的彼得·哈里逊天象馆已在2007年5月开放。
大事
1675年,观测所于格林尼治成立。
1714年,经度委员会成立,设立经度奖。
1924年,每小时的时间讯号(格林尼治时间讯号)于2月5日第一次从格林尼治天文台播放。
1948年,天文学家搬迁至赫斯特蒙索。
1957年,天文台完全搬迁至赫斯特蒙索,成为格林尼治天文台(RGO)。原来的格林尼治场所成为老皇家观测所。
1990年,RGO 搬迁至剑桥。
1998年,RGO 结束,格林尼治场所再度成为格林尼治天文台,并且成为国家海事博物馆的一部分。
标准时间
随着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先后建立天文台来测定地方时。国际上为了协调时间的计量和确定地理经度,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国际经度会议。会议决定以通过当时格林尼治天文台埃里中星仪所在的经线,作为全球时间和经度计量的标准参考经线,称为0°经线或本初子午线。此后,不仅各国出版的地图以这条线作为地理经度的起点,而且也都以格林尼治天文台作为“世界时区”的起点,用格林尼治的计时仪器来校准时间。
本初子午线
英国首都伦敦东南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是国际科学界确定的计算地理经度和世界时区的起点。那里有一座子午宫,一条宽10多厘米、长10多米的铜质子午线镶嵌在大理石中,笔直地从宫中伸出来,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本初子午线”。它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人们喜欢双脚跨在这条铜线的两侧,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