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指的是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的中国近代历史事件。在此事件中,除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外,被烧毁的还有香山、玉泉山、万寿山、静宜园、清漪园(即颐和园的前身)、畅春园、静明园等。123
1860年9月18日,通州谈判因英法使节想要进京亲递国书却不被咸丰帝准许而破裂,清政府扣押了前来谈判的英法使节等39名人质。10月6日,法军向圆明园发起进攻,入园抢劫园内的文物,英军则于次日加入抢劫行列。10月18日,3500名英军手持火把到圆明园内各处放火,圆明园以及附近静宜园、清漪园、畅春园、静明园等处的宫殿和建筑成为了一片废墟。圆明园燃烧了三日,无数典藏文物、书籍被烧毁。火烧圆明园后,清政府分别与英国、法国签订了《北京条约》。1243
历史背景
圆明园修建过程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位于北京西郊,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350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13
最初,康熙皇帝将圆明园作为花园赐给皇四子胤禛。1725年,雍正皇帝在圆明园的南面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还增设了军机处、六部、内阁等,圆明园便成为了既能供皇帝观赏休息,又能使皇帝在其中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乾隆皇帝即位后,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建设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形成了圆明三园的格局。道光皇帝在位期间,国家财力不足,但仍坚持对圆明三园进行改建和装饰。13
圆明园的园林建筑群体组合富于变化,全园一百多组建筑群无一雷同,但都以院落的格局作为基调,很好地体现并继承了中国的优秀园林建造传统。圆明园将风格各异的园林建筑融会贯通,使人在整体布局上产生一种美轮美奂的感觉。圆明园占地面积广大,园内建筑精美绝伦,既有着十分富丽堂皇的宫廷建筑,同时也不缺一种属于江南水乡的婉约姿态,景色富有诗情画意,体现出了工匠出类拔萃的营造技艺。此外,园内丰富的文化收藏也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因此,圆明园被称赞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13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英国和法国借由“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打响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炮火。1857年,英国与法国组成英法联军,发动侵略战争,其背后还有美国和俄国的支持。1858年4月,英法军舰抵达大沽口,英法联军陆战队于5月20日成功登陆。5月26日,英法联军到达天津城。迫于无奈,清政府与英法联军签订了《天津条约》。但英法两国想要谋求更多权利,6月中旬又以换约为由前往北京。4567
1860年,英法联军在北塘成功登陆,最终攻陷大沽口,进发天津。咸丰帝将吏部尚书花沙纳、大学士桂良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天津议和。英法联军谈判时提出,清政府应在全部接受天津条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对英法赔款,还应将天津增开为通商口岸,同意英法各率数千人入北京城换约,遭到拒绝。于是英法两国决定兵临城下,迫使清政府不得不接受要求。4567
1860年9月7日,英国公使额尔金和法国外交官葛罗以清朝大臣桂良没有画押的权利为由停止谈判,带兵前往通州。9月9日,咸丰帝派怡亲王载垣、尚书穆荫与额尔金派出的外交官巴夏礼和威妥玛等39人于通州谈判。9月14日,咸丰皇帝批准了联军继续前进到北京交换《天津条约》的批准书的条件。4568
9月17日,巴夏礼等人再次来到通州,提出了到京后觐见皇帝并亲递国书的新条件。载垣等人认为9月14日谈判时没有这一项条件,英法方不应在协议达成后再提新要求,而巴夏礼等人则认为亲递国书是国际惯例,不需要列入谈判内容。双方各持已见,争执一天,毫无结果。9月18日早晨,巴夏礼再次会见中方代表,仍要求亲递国书。载垣等人认为此举十分狂妄,指示僧格林沁将巴夏礼一行39人扣押,作为人质押送往北京。458
事件过程
攻占
1860年9月21日,在北京通州的八里桥,僧格林沁、胜保和瑞麟率领清军与英法联军战斗了三四个小时,终以失败告终。9月22日,咸丰帝命令恭亲王处理善后,自己则率领嫔妃从圆明园逃向热河。391010月5日,英法联军向德胜门、安定门一带发起进攻,并于次日抵达德胜门、安定门。僧格林沁和瑞麟率领的清军不敌联军,败退至圆明园。后联军也于午时到达圆明园、翰林花园。3法军先行进攻,于当傍晚攻至圆明园大宫门。在出入贤良门时,管园的20多名技勇太监拼命抵抗进攻的法军,但由于人数差距悬殊,最终寡不敌众,首领太监任亮等人以身殉职,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晚上7点,法军攻占圆明园,英军则于次日抵达。4568
抢劫
当法军闯入圆明园时,法军司令孟托邦下令在英军到来之前,士兵不能触摸园内的宝物,但局势很快失控。一些勤杂士兵最先开始偷拿项链手镯等小物品,并将它们作为向其他士兵炫耀的资本,紧接着其他士兵也开始抢劫圆明园内的宝物。10月7日中午,英军特使额尔金与司令到达圆明园,暗示英军也可以进行掠夺。11多数法国人拿着巨大的棍棒,将不能挪动的东西砸碎。英法士兵将丝绸库打开,一车一车地运走库中囤积如山的大捆名贵的丝绸刺绣。此外,抢劫的场面十分混乱。在一间屋子里,好几个各种等级的军官和士兵钻到一个箱柜里搜寻和抢夺里面的物品,还出现了士兵为了抢夺宝物而互相扭打的场景。有的士兵半身都缠着织锦、绸缎,还有一些士兵把红宝石、蓝宝石、珍珠等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帽子里,甚至把大珍珠做的项圈也挂到胸前。一些士兵为了取下镶在家具上的宝石,用斧头将家具砸坏。13
10月8日晚上,法国士兵在营地中私下出售和交换抢来的物品。次日,法军利用各种工具携带抢劫来的宝物撤离圆明园,满载物品的车辆足足走了一个小时,英军仍继续抢劫,离开时的队伍足有二公里长。为了防止没有进入圆明园的士兵产生不满情绪,英军决定将所有抢劫来的物品集中进行拍卖。10月11日,英军司令部举行了为期两天的拍卖会。英国官兵将拍卖所得与法军所给的钱财集中起来,三分之二分发给了士兵,三分之一则归将领所有。11
英法联军在圆明园抢劫的消息使咸丰帝十分痛心和愤怒,恭亲王派人接管了圆明园,但当前混乱不堪的局势使得当地的偷窃者难以防备,许多土匪闯入园内,掠夺宝物并一车车运走,圆明园被洗劫一空。11
烧毁
在如此形式之下,迫于压力,10月13日中午,清政府向英法联军开放安定门,同时移交扣押人质,被扣押的39名人质中有18人生还,其余的人质只有尸骸归还。被囚人质的遭遇令联军产生了复仇的想法,考虑到圆明园是皇帝的夏宫,离北京城仅5公里,皇帝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此度过。英国公使额尔金认为圆明园是中国皇帝所独有的,也是人质最初受到拷问和虐待的地方,只有毁灭圆明园才能使中国皇帝使受到惩罚,故决定通过毁灭圆明园来惩罚中国皇帝。英国陆军司令格兰特支持这一决定,并致函法军司令孟多邦,让他予以合作。于是,联军便在圆明园进行报复和发泄私愤。2598英国公使额尔金与法国外交官葛罗于10月17日向恭亲王写信,决定全部拆毁圆明园中还没有被毁坏的殿宇。清政府因人质事件自觉理亏,遂请俄国公使伊格纳切夫出面进行调解。但1860年10月18日,还未等到俄国公使出面调停,3500名英国骑兵便手拿火把闯入圆明园,在园内各处点燃熊熊大火。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圆明园内的宫殿、塔楼、树木都难逃被大火焚烧的命运,浓烟形成的黑云漂浮在北京城天空上整整两天。1213
事件结果
圆明园以及坐落于香山、万寿山、玉泉山“三山”的静明园、清漪园、静宜园等地的行宫在大火中化为灰烬,园内存放的无数文物被毁。损失尤为惨重的是清朝帝国的图书及档案馆,其中包括有关中国哲学、科技、历史以及艺术等方面的最为珍稀和精美的著作在内的约一万零五百卷图书档案,都在大火中灰飞湮灭。此外,安佑宫中的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被大火所困,葬身火海。1231314
圆明园大火尚未熄灭,英法联军便步步紧逼。英国公使额尔金致函恭亲王,要求清政府批准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并立付现银三十万两作为遇害人质家属的抚恤金。法方随即也要求赔偿二十万两白银作为抚恤金。1513
1860年10月24日,恭亲王与英国公使额尔金在礼部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并互换了《中英天津条约》批文。10月25日,恭亲王与法国外交官葛罗在礼部签订《中法北京条约》,并互换了《中法天津条约》批文。中英、中法签订的《北京条约》承认了《天津条约》的效力,承诺向英法两国支付巨额赔款,同时将天津开为商埠,开放口岸从东南沿海一直深入长江中下游,还要割让九龙半岛和乌苏里江以东大片国土。此外,还要允许华工走出国门,归还被没收的天主教教产。《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从此扩展到沿海各省,并向内地渗透,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561315
后续
文物流失
圆明园被烧掠也使得无数文物流失海外。1860年11月,法军从北京撤退至天津,士兵们利用逗留时间在街上兜售从圆明园掠夺来的东西。回国的法军以军队的名义进献给皇帝的拿破仑三世的艺术品在巴黎杜伊勒利宫展出,这些艺术品最终陈列在了枫丹白露宫的欧仁妮皇后中国馆内。13此外,清廷驻英公使薛福成、张德彝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在英、法、美等国博物馆内看到过大量的圆明园文物,包括金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书法、绘画、雕刻、铜像等各个种类,且多为精品、珍品。有学者估计,流失海外的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余万件。916
遗物抢劫
圆明园被焚留下的废墟之中有许多朝廷未能及时清整的遗物,从1862年至1871年,几乎每年都有圆明园财物盗窃案发生。17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圆明园又一次遭到破坏。因清政府无力保护和管理圆明园,圆明园内的残毁建筑遭到明火执杖的抢夺毁坏。太监、军阀、官僚、地痞、奸商等对园内的遗物和建筑材料肆意进行盗窃,大批的砖瓦、木材、石料等被盗卖,大量精美的汉白玉石雕、石碑以及假山太湖石等被盗走用去装饰和修建私人宅院、别墅和墓地。其中。王怀庆拆掉舍卫城、安佑宫以及西洋楼的石料修建自已的达园,张作霖也从圆明园运走汉白玉石料来修建自已的墓地。此外,圆明园中大量树木也被砍伐殆尽。挖山填湖,取石建屋,侵占土地,盗伐树木等现象也经常发生。123
重修过程
自1865年起,同治帝就在慈禧的授意下开始对圆明园做零星的修缮。1873年,为了给慈禧太后祝寿,同治帝决定大规模重修圆明园。此次重修准备修复和修缮圆明园正大光明、九州清晏、勤政亲贤等6处景群以及个别建筑;绮春园的清夏堂、敷春堂等4景;外加一些河道、宫门、道路等。其中,曾为内围禁区的九洲清晏是修缮重点。重修工程于10月8日动工,但由于木料不足以及资金大量短缺,重修工程于1874年7月29日停工。当时九洲清晏已基本修建60多间房屋,包括圆明园殿、新建七间殿、天地一家春殿、东西配殿、宫门、值房等。17181920
1878年,在慈禧的授意下,圆明园又开始进行零星的修缮。1894年,样式房官员在圆明园内进行勘察等工作,不久甲午战争爆发,此次工程也被迫暂停。次年9月,重修工程再次展开。此次修复重点为圆明园紫碧山房、慎修思永等景点。1896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更是先后多次到圆明园视察工程。1898年,维新变法使得慈禧已无心于圆明园的重建,圆明园建工程再次停罢。1920
后期保护
二十世纪中期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1956年起,北京市园林局在遗址范围内种植树木,绿化荒山秃岭。1959年底,北京市规划管理局正式将圆明园遗址划定为公园用地,次年3月,北京市海淀区公布圆明园遗址为区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中国政府出钱征用了园内旱地一千一百亩,进行了大规模的植树绿化。12
此外,圆明圆遗址的保护管理工作也得到了加强。1976年底,北京市海淀区成立了圆明园管理处。1979年8月,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将圆明园遗址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次年8月13日至19日,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学术委员会发起召开纪念圆明园罹劫一百二十周年学术讨论会,发出了《保护、整修和利用圆明园遗址倡议书》,并发起成立中国圆明园学会的倡议。1983年7月,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中,明确规定将圆明园遗址及其周围6000余亩地的范围,整修成为遗址公园。1988年1月13日,圆明园遗址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
影响与评价
影响
圆明园被焚掠的惨剧在人类文化史上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英法联军不但毁灭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名园,而且还破坏了中国历代珍藏下来的历史文物。圆明园内的最大藏书楼被烧毁,无数的金珠宝物、珍贵文物都在大火中化为灰烬。9
火烧圆明园使得封建社会的艺术巅峰之作被毁灭在了抢夺和大火之下,是历史上的惨剧。同时,圆明园的兴衰过程是与清朝的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紧密相联的,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的近代历史。9此外,此次事件也推动了国家的觉醒与进步。1861年,洋务运动开始兴办,提倡向外国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但受当时环境的影响和阻碍,迟迟不能实现国家“自强”的目标。21
评价
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认为,圆明园令人神往,是一座如同月宫城堡一样的建筑,15对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事件,他评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园明园,把圆明园的全部财富洗劫一空,并把抢来的东西全都瓜分掉,连什么东西也没有留下。法国教堂的所有财富加起来也无法和这一东方巨大而又漂亮的博物馆相比较。”22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认为,火烧圆明园是中国的国耻,圆明园承载着中国人民永远都不能忘记的历史伤痛。圆明园遗址永远记载着那段历史,是不能被遗忘的。16民建中央原副主席王永庆认为,圆明园熔铸了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心血,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结晶,并且,圆明园是清朝的皇家博物馆,里面陈列了大量珍贵的图书、佛塔、瓷器等文物。虽然当时圆明园皇帝的私人财产,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它是属于中华文明的。圆明园被掠夺焚烧,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巨大的损失。23
影视作品
1983年9月21日,由李翰祥执导的同名电影《火烧圆明园》在中国香港上映,陈烨、刘晓庆、张铁林、梁家辉等担任主演。该片讲述了1852年宦门出身的玉兰被选入宫,册封为贵人,后因生下儿子载淳而封为懿贵妃。当时的咸丰帝认为天下太平,纵情后宫。而此时,帝国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清朝已到了危急关头。1860年,清军在八里桥之战中失利,咸丰帝逃往热河行宫,令恭亲王留守北京城。最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抢劫圆明园,付之一炬的故事。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