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晚间,中信银行的一则公告,让投资者的心情顿时凉了半截。
中信银行称,于近日收到关于中信银行配股方案的批复,监管部门同意该行按照每10股配售不超过3股的比例,向全体A股和H股股东配售股份的方案。
在如今的股票行情下,上市公司都在忙着回购股票。10月16日,一夜之间有120条公告要回购。怎么到了中信银行,就反其道而行之,成了配股了?
中信银行的股票也好不到哪儿去,截至配股方案公告之日,已经连跌4天。10月27日,中信银行报收4.41元,与10.69元的每股净资产相比,已经打了4折。
这样的行情,投资者的心情肯定是拔凉拔凉的。但是,在中信银行日前在各大媒体投放的形象宣传稿中,都是把自己塑造成“有温度的银行”——这样的温度,确实让投资者承受不起!
或许是为了对冲配股方案获批的影响,中信银行在27日晚间同时发布了三季报。从数据来看,中信银行的业绩确实不错: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71.03亿元,同比增长12.81%,其中第三季度当季实现净利润145.7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604.26亿元,同比增长3.37%。
但业绩再亮丽,也抚平不了投资者受伤的心。
中信银行偏偏选择配股
补充资本的途径有很多,比如定增、发行可转债等等,但中信银行偏偏选择了配股。
配股,全体股东必须参与,如弃权就会承担价格损失。这对中小股东来说,由于股价严重低于净资产,配股方案极其不友好。
中小股东肯定也能理解,中信银行确实需要补充资本金。
三季报显示,中信银行三项资本充足率指标较上年末均出现下降。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72%,较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10.63%,较上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3.19%,较上年末下降0.34个百分点。
但中信银行选择的配股方案,将中小投资者被动置于“刀口”之上。反观其他银行,多是大股东承担补充资本的义务。
以华夏银行为例,近日该行也刚刚通过定增补充了资本金。华夏银行的两大股东——首钢集团和京投公司,分别申购50亿元和30亿元,为银行补充了80亿元的资本金。其他股东则没有参与定增。
两大股东仗义出手,是承担了高成本定增的:定增价格为15.16元/股,相比华夏银行不足5元的股价,相当于以3倍的价格拿下。也就是说,参与1股定增,目前就要浮亏10元以上。
但正是由于大股东的出手,中小股东才不致于被动“挨刀”。
再看邮储银行。
日前,邮储银行也发布了定增方案,此次定增发行股票不超过67.77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人民币450亿元。
由于发行价不低于定价基准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与本次发行前公司最近一期末经审计的除息后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值的孰高者。如按照2021年末除息后每股净资产测算,本次发行底价将不低于6.64元/股。
而截至27日,邮储银行股价为3.96元,远远低于定增的预计价格。
但邮储银行的定增方案,参与的只是定增申购者,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充分保护了中小股东利益。
回购潮起
与中信银行配股的做法恰恰相反,一批上市银行纷纷增持自家股票,董监高甚至自己出钱增持股票。
10月24日晚间,沪农商行公告称,该行高级管理人员和部分董事、监事自愿增持计划已实施完毕,以集中竞价的方式累计增持该行股份120.12万股,累计增持金额679万元。
据金通社统计,今年9月以来,已有11家上市银行发布主动增持相关公告,1家银行股东披露未来拟增持方案,涉及金额已超22亿元。
9月份,兰州银行、瑞丰银行、邮储银行、厦门银行等上市银行公布下一步稳定股价或主动增持实施方案。
步入10月,已有瑞丰银行、兴业银行、南京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等上市银行公布稳定股价方案或股东主动增持计划实施进展;另外,江苏银行股东宁沪高速亦发布公告表示,董事会审议批准该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增持江苏银行股权。
在上市银行回购潮的大背景之下,在推出“信守温度”的品牌主张之下,中信银行如何让投资者感受到温度,确实值得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