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估算,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300万人,其中约2800万人为慢乙肝患者,如何有效治疗慢乙肝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可显著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同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因此,中国2015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也指出,部分条件适合的患者可追求“临床治愈”。为了实现“临床治愈”目标,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日前发起设立“中国慢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
有关统计显示,肝硬化、肝癌患者中,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分别高达60%、80%。2015中国慢性乙肝指南指出,“临床治愈”为停止治疗后持续的病毒学应答且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转或伴有抗-HBs阳转、ALT正常、肝组织病变轻微或无病变。
减少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有两项基本措施:“防”——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减少新发HBV感染(增量);“治”——通过抗病毒治疗,“临床治愈”现有慢性乙肝患者(存量),或延缓疾病进展,减少慢性HBV感染者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同时降低传播的风险,二者缺一不可。在“减少增量”方面,通过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等政策,我国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减少存量”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
现阶段慢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包括两大类,即长效干扰素(免疫刺激治疗)与核苷(酸)类似物(直接病毒抑制)。近年来,国内专家开展的多项研究显示,经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HBsAg水平处于低水平的慢乙肝患者序贯或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有较高获得“临床治愈”的机会,约30%-50%的患者可以达到HBsAg清除,实现停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7870133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