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够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这一现象称为生物圈的稳态。生物圈虽然具有自我维持稳态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人类活动在许多方面对生物圈造成的影响已经超过这种限度,对生物圈的稳态构成严重威胁。
人已经不是传统生物链上的成员,而是生物圈中占统治地位的物种,能大规模地改变生物圈。然而,人类毕竟是生物圈中的一个成员,必需依赖于生物圈提供一切生活资料。人类对生物圈的改造应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就会破坏生物圈的动态平衡,造成严重后果。在地球上出现人类以后大约300万年的时期里,人类与其周围的生物和环境处于合理的平衡之中。
自从人类学会栽培植物,农业技术和贮存方法的改善,使人类生活不再局限于天天采集必需的食品,而能够从事更多的创造性活动。随着生产力提高,人口逐渐增加并向城市集中,制造商品的手工业日益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冲击也日益增加。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两三百年来,开矿、挖煤、采油、伐林、垦荒、捕捞等规模迅速扩大,生物圈面貌也发生了极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影响着其中的其他成员,也对人类自身产生巨大影响。
世界人口正以大约35年翻一番的速度猛增,但地球上可耕土地却是有限的,这必然造成全球范围的粮食问题。滥垦、滥牧、滥伐的日益严重,建设用地的高速扩展,都使全球植被减少。随之而来的后果是大范围的水土流失,耕地质量下降甚至发生荒漠化;失去了植被调节气候的作用,气温波动增大,水旱灾害增多;太阳辐射被反射散失的成分增加,绿色植物固定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的能力随植被减少而等比地丧失。水域捕捞也已接近极限,某些鱼类多次大规模减产。化石燃料是现代工业的基石之一,但它的蕴藏量毕竟是有限的。随着使用速度的日益增长,燃料危机不断加剧。大量开采地下能源和矿物,并焚烧或加工化工产物,造成了大量环境污染物,严重威胁了地球生物圈。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人类及其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人类必须明白,人也是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一员,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整个生物圈的繁荣,但人类对地球生物圈的破坏超过所有的物种。当地球被人类破坏得不适应人类自身需求,而被淘汰出地球,即人类这个物种也灭绝的时候,一些更强适应力的物种将还会继续存在,生物圈会重新开始其慢吞吞的演化。因此,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