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但要论诗歌的起源始终绕不开《诗经》这本经典之作。经典作品是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是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文学大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写道:“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诗经》无疑是一本经典之作,每一次的重读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亦是我国诗歌的起点,它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诗经》最初只是称为《诗》或者“诗三百”,到了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它才被称为《诗经》。“经”代表着一种地位,古人认为所谓“经”,就是永恒真理, 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写道: “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鲁迅先生曾说道: “以性质言,风者,闾巷之情诗;雅者,朝廷之乐歌;颂者,宗庙之乐歌也。”《诗经》中的大部分作品是民歌,它们的创作者是普通的劳动者,讲述着身边的大小事,表达着最淳朴,最真挚的情感。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它都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经久不衰。
《诗经》的内容极为丰富,千姿百态,包括爱情与婚姻、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祭祖与宴会等许多方面。它宛若一幅画生动的画卷,为我们展现出那个时代人们的社会生活。
也许有人会问:“《诗经》的影响在哪?”它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言谈举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脱口而出的许多成语源自于《诗经》。投桃报李,出自《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爱莫能助,源自《诗经·大雅·烝民》:“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人言可畏,来自《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在《论语》中,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何为思无邪?就是毫无伪托虚徐之意,是真情流露。 “思无邪”这三个字,既是对《诗经》的高度概括,也是理解《诗经》的关键所在,更是《诗经》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若无真情实感的文学作品,即使再华丽的文字也是苍白的,终将会被历史所淘汰。 李密《陈情表》和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文中没有华丽的词藻,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着最真挚的情感,感人至深。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样的文学作品都将被人们所铭记。
人的情感是相通的。虽然《诗经》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但当你读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样的诗句时,你的心中是否会泛起涟漪?
读《诗经》,学的不仅是诗歌,也是为人处事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