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阚
释义
望 ;姓
拼音
kàn,hǎn
同音字
看、瞰
组词
虎阚、阚月
偏旁部首
门
笔画顺序
点、竖、横折钩、横撇、横、竖、竖、横 、横、提、撇、横、撇、点
笔画数
14笔
结构
半包围结构
五笔
unbt
繁体
闞
仓颉码
lsnjk
四角号码
37448
统一汉字
U+961A
字级
二级字
部首笔画
3笔
注音
ㄎㄢˋ(kàn)、ㄏㄢˇ(hǎn)
部外笔画
11笔
笔顺号码
42551221113134
出自
《说文》
阚编辑
汉语汉字
“阚”,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kàn、hǎn,最早见于《说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阚”的基本含义为望;引申含义为姓[1]。
在日常使用中,“阚”也常做动词,表示俯览,向下看,如俯阚[1]。
目录
1字源演变2详细释义3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说文解字4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书写演示书法欣赏
5音韵汇集韵书集成中古音系
字源演变
编辑
“阚”,初见于《说文》中,“阚”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阚”的字源演变图如下[1]:
阚的字源演变图
详细释义
编辑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文 |
例词 |
例句 |
kàn |
动词 |
望 |
look over |
俯阚 |
俯阚海湄。——嵇康《琴赋》 |
探望,看望 |
visit |
禹于是疏河决江,十年未阚其家。——《尸子·君治》 |
|||
名词 |
古地名 |
Kan village |
|||
姓 |
|||||
参考资料[1] |
古籍释义
编辑
康熙字典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苦滥切,音瞰。【说文】望也。
又【博雅】阚,视也。
又【玉篇】临也。
又【广韵】鲁邑。【左传·昭二十五年】叔孙昭子如阚。【注】阚,鲁邑。【谷梁传·昭三十二年】公在干侯取阚。
又亭名。【后汉·郡国志】东平陆,六国时曰平陆,有阚亭。
又姓。【史记·齐太公世家】阚止有宠焉。
又【集韵】【韵会】虎槛切,音㺖。虎声。【诗·大雅】阚如虓虎。【传】阚然如虎之怒。【释文】火斩反。【前汉·叙传】于是七雄虓阚。
又【广韵】【集韵】许鉴切【韵会】胡忏切【正韵】胡监切,音㒈。【广韵】犬声。【集韵】兽怒声。
又【集韵】【韵会】【正韵】虎览切,音喊。义同[1]。
说文解字
望也。从门敢声。苦滥切[1]。
说文解字注
(阚)望也。望者,出亡在外,望其还也。望有倚门、倚闾者。故从门。大雅:阚如虓虎。谓其怒视。从门声。苦滥切。八部[1]。
字形书法
编辑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 |
中国台湾 |
韩国
|
参考资料[1] |
书写演示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
|
|
|
参考资料[2] |
书法欣赏
草书-书韵会-《赵之谦书法字典》 |
行书-何绍基-《何绍基书法字典》 |
楷书-欧阳询-《书法大字典》 |
隶书-胡三银-《品翰堂杯第一届作品选之一》 |
篆书-《书法大字典》 |
参考资料[3] |
音韵汇集
编辑
韵书集成
字形 |
韵书 |
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释义 |
索引 |
阚 |
广韵 |
咸 |
上 |
豏 |
晓 |
|
开 |
二 |
次清 |
火斩切/许鉴切/苦暂切 |
xɐm |
|
337.03 |
咸 |
去 |
阚 |
溪 |
|
开 |
一 |
次清 |
苦滥切/许鉴切/火斩切 |
kʰɑm |
|
442.36 |
||
咸 |
去 |
鉴 |
晓 |
|
开 |
二 |
次清 |
许鉴切/火斩切/苦滥切 |
xam |
|
445.52 |
||
集韵 |
咸 |
上 |
槛 |
|
晓 |
开 |
二 |
次清 |
虎㺝切 |
xɪam |
|
457.4.6 |
|
咸 |
去 |
阚 |
|
溪 |
开 |
一 |
次清 |
苦滥切 |
kʰɑm |
|
625.1.1 |
||
咸 |
去 |
㽉 |
|
晓 |
开 |
二 |
次清 |
许鉴切 |
xɪam |
|
630.3.3 |
||
韵略 |
|
上 |
敢 |
|
|
|
|
|
虎览切 |
|
|
3.1 |
|
|
上 |
豏 |
|
|
|
|
|
火斩切 |
|
|
2.1 |
||
|
去 |
阚 |
|
|
|
|
|
苦滥切 |
|
|
1.1 |
||
|
去 |
鉴 |
|
|
|
|
|
胡监切 |
|
|
2.2 |
||
增韵 |
|
上 |
敢 |
|
|
|
|
|
虎览切 |
|
|
4.1 |
|
|
上 |
豏 |
|
|
|
|
|
火斩切 |
|
|
2.1 |
||
|
去 |
阚 |
|
|
|
|
|
苦滥切 |
|
|
1.1 |
||
|
去 |
鉴 |
|
|
|
|
|
胡监切 |
|
|
2.5 |
||
中原 |
|
去声 |
监咸 |
溪 |
|
|
|
次清 |
|
kʼiam |
|
7.3 |
|
中州 |
|
去声 |
监咸 |
|
|
|
|
|
溪监切 |
|
|
6.2 |
|
洪武 |
|
上 |
感 |
晓 |
呼 |
|
|
全清 |
虎览切 |
xam |
|
14.1 |
|
|
去 |
勘 |
溪 |
苦 |
|
|
次清 |
苦滥切 |
k‘am |
|
7.1 |
||
|
去 |
勘 |
匣 |
胡 |
|
|
全浊 |
胡监切 |
ɣiam |
|
20.6 |
||
参考资料[4] |
中古音系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调 |
声母 |
韵母 |
备注 |
隋唐 |
拟音/高本汉系统 |
|
|
kʰ |
ɑm |
|
拟音/王力系统 |
|
|
kʰ |
ɑm |
|
|
拟音/董同龢系统 |
|
|
kʰ |
ɑm |
|
|
拟音/周法高系统 |
|
|
kʰ |
ɑm |
|
|
拟音/李方桂系统 |
|
|
kh |
âm |
|
|
拟音/陈新雄系统 |
|
|
kʰ |
ɑ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