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初莲花自改名以来,一直备受外界质疑。不仅是由于经营业绩上的差强人意,名字也被指读起来拗口。
卜蜂莲花是最早进入中国购物超市的外资企业之一,但是这么多年以后,仍然未有效“读懂”中国市场。
“卜蜂莲花”一词来源于泰国正大集团,原名称叫“易初莲花”。由于易初被集团用于慈善宣传,商业上的超市统一改名为卜蜂莲花。
这些年,卜蜂莲花一直是周边居民购物的理想场所。但是便宜的价格,轻松的购物环境,以及货品种类的不断增加,并没有成为其核心竞争优势。购物人数和销售数据,仍未达到理想状态。
1、关联层经常变动,换帅十分频繁
卜蜂莲花是泰国正大集团下属的零售企业,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此后多年,卜蜂莲花主席一直由谢国民担任。谢国民长子谢吉人担任公司CEO。
2012年,谢国民退休,谢吉人升任卜蜂莲花主席,Jimmy Ardell Schafer担任公司CEO。
在这之前,谢国民挖来的沃尔玛原中国区CEO陈耀昌,成为当时卜蜂莲花CEO的热门人选。但陈耀昌有禁业协议在身,只能担任副董事长,但参与具体业务。
2013年10月,李闻海取代Jimmy Ardell Schafer担任公司CEO。
李闻海也只干了两年,升为卜蜂莲花执行董事长,翁海鑫接任公司CEO。谢吉人仍为公司主席。
2、业绩上难以维持高开支,人员成本导致利润下滑
卜蜂莲花的财报上显示,从2008年至2016年左右,卜蜂莲花的超市业绩大部分处于亏损的状态。由于开设的店面过多,人员和租金成本增加外,卜蜂莲花这些年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
除了2010年。2011年,管理层开设重视亏损店面,进行重新设计规划重组外,其他时间可能处于未盈利状态。其中,2012年至2016年,卜蜂莲花累计亏损11亿元。
要知道,2008至2018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10年。外资零售商看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经历了从野蛮生长到新创格局,纷纷增加投入和开店。沃尔玛和大润发先后在华开出300-400家门店,进入千亿元时代。卜蜂莲花也不例外,每年都在增加新店。
但卜蜂莲花在扩张后持续亏损之下,已经将区域总部从6个减少到4个,从而缩小运营成本。
3、十一期间,卜蜂莲花并未推出合适的促销打折吸引消费者,晚上购物者、客流稀少
受电商冲击,外卖数量比较大
货架整体,但是客源不多
鲜果摊位,晚上客流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