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喂武大郎喝药(剧照)
本着职(杠)业(精)的敏感度,今天雨田君还是要为大家来抽丝剥茧看一下——历史上的潘金莲和武大郎到底是恩爱有加的夫妻,还是的如水浒传那样貌合神离的,所以今天就一起揭开这一切吧(其实就是八卦一下)。
武松为兄长报仇审问潘金莲(剧照)
水浒传版本
相信很多人和雨田君一样,认识这两位应该都是从水浒传版本认知的,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在武松篇中,将潘金莲写成了一个为了一己私欲不守妇道谋害亲夫的毒妇。就像是人们古代印象中“宋江造反”声势浩大,实际上不过是梁山泊三十六贼一样。小说和演绎版本的大多不可信。不过和很多故事传说都是源于现实中的点点一样。所以基于水浒传为基础,很多民间的版本也是围绕着《水浒传》来展开。
青梅竹版本
青梅竹马版本就是我们在很多其他文章中看到的其他最接近历史的版本了。这个版本就描绘得是相当的浪漫了。按照青梅竹马版本的记载,武大郎、潘金莲和西门庆确实是存在的,不过时间点从宋朝改成明朝。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很励志和狗血。
潘金莲(剧照)
武大郎,本名武植,清河县武家村人,而潘金莲本地知州(相当于市长)的千金,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名门淑媛。两人从小就认识,虽然武大郎小时候家里很穷,但是生的却是一表人才,不仅读书非常刻苦,而且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全才。(现在的话就是潜力股)。潘家小姐因为经常救济武大郎,两人之间暗生情愫,并私定终身。最后武大郎高中之后,选择携夫人到了阳谷县担任县令(武松打虎的地方)。担任知县期间造福当地百姓,甚至百姓们为了感谢他还给她织了万民伞。
原本应为武大郎的阳谷县令(剧照)
而之所以武大郎和潘金莲被黑,主要是因为武大郎的铁哥们的黄堂因为年轻的时候自己接济过武大郎,而武大郎在中了进士当官之后没有提携自己,因为怀恨在心。因此和当地的深受武大郎打压的恶少西门庆,一起编排和抹黑夫妇二人。这些市井流言正好让当时写水浒传的施耐庵道听途出,找到了题材,成了负面典型,一直流传数百年。
西门庆剧照
到了近代,施耐庵的后人因为的祖上不小心写错人,甚至还跑到了山东清河特地道歉,并给潘家和武家的后人写了道歉诗,放在了潘家的祠堂之上。这种青梅竹马说,更多的是源自于从96年清河武家在修家谱的时候重修的墓志铭,看起来可信度较高。
虽然青梅竹马说成为了很多人认定了这就是正史之中的潘金莲和武大郎,但小编还是有很多疑问没有解开,甚至很多史实和墓志铭的前后对不上。
首先是武大郎的出身:墓志铭上写的是“武公讳植,字田岭……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后裔”,这一点小编就觉得很有歧义,墓志铭说武大郎姓“武”是因为他是武丁的后裔,所以姓武。难道周文王的后裔就要姓周吗?于是小编查阅了“武姓”的来源,确实是说有这一脉,不过这些人祖籍都是河南的,并不是晋阳(太原)的。因此武大郎这个“武丁后裔”值得商榷。
武大郎剧照
其次是的官位:“武大郎……(永乐年间)中年中进士……到谷阳县(武松打虎的地方)”任职,这里面有几个疑点:第一,在明朝永乐年间的进士榜单中,根本就没有武植这个人,而且姓武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武楫,在永乐二年的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二,就是小编在嘉庆年间编写的谷阳县志和清河县志中,都没有发现武植这个人存在。因此正史之中并没有“武植”这个人。
最后是时间对不上:我们姑且当作是武植本名武楫,是后人写错他的名字,但还有一个疑点,就是施耐庵道听途说编排他的事情。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在年龄上根本就对不上,施耐庵是洪武三年去世(1370年)的,而中年的武植是永乐二年(1404年)中的进士,中间相差了34年,以古人的中年为40岁为例,而施耐庵在去世前一年写的水浒。也就是说相当于施耐庵在编排一个6岁的小孩,这根本就说不过去。
施耐庵雕像
因此针对于很多人所的潘金莲和武大郎是青梅竹马的这个说法,确实有很多要值得推销推敲的地方,虽然不排除的两人之间确实有这个可能,但是也是需要更多的史料来支撑。当然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潘金莲和武大郎确实不是水浒传上写的那么不堪。
所以有人说潘金莲在520陷害武大郎这个说法其实是不成立的,调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