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再次微妙变化,奢侈品与中国中产阶层的关系,再次进入主流媒体的视野。
据贝恩公司发布的《2017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显示,2017年,中国消费者在内地市场的奢侈品消费增速已超过了海外市场,内地市场增幅达到了20%,其中女性的穿戴、珠宝和化妆品占主导。
总支出超过5000亿,相当于买下全球三之一的奢侈品,到2025年中国消费者会买下44%的奢侈品。80、90一代已经成为主力,号称已经佛系的他们,背后却依然有着深深的焦虑。人类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将自己层次上拔的冲动,只要在经济上能够有一丝多余的钱,就希望能够用一种方式来彰显与别人阶层的不同,从而让自己感受到强大的感觉,形成对自我安全感的归属。
中国的消费升级,会不会被奢侈品给带歪了?一如中国十分扭曲、高居不下的房价,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又一个不易觉察的漏斗。不过,今天的人们都已经了解这个价值价格倒挂的常识,大部分大牌产品都是由中国本土生产,甚至很多是由本土工厂提供的设计,在经过细致的包材和大牌LOGO装饰后,它们从成本到价格翻了一百倍。
目前亟需的是为中国中产提供更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在互联网时代,成功的商业模式都通过对流通环节的优化,挤压出利润,传统品牌就面临这样的困境:全网营销的时机还没有到来就已经结束了。
前些年,一些品牌还在为是否“触网”而辩论试水,转眼间,电商的竞争已达到“流量是第一生产力”的新阶段:流量之贵,推广之难,其成本已经达到与实体店几乎持平的地步。当年的许多“淘品牌”凭借低价、渠道和营销,占据了网商先机,唯独缺少“品质”,那么也就只能成为纸上谈兵的“品牌”,在靠“爆款”蹿红后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而对于此前一分成本10分售价,依靠各级经销商卖力地推的传统实体品牌,如果永远遵循制造商—总代理—经销商—门店这种实体店的旧的传统,或者在垄断性的电商平台上被截取流量转化的各种费用,从消费者的钱包上剥出几层皮来,对于成本—效率的改进就不会发生。他们虽然也进入了某东某猫,但是在做法上,流程上,是否赔钱赚吆喝,是否能够把渠道费用降下来,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平台不需要对用户做性价比承诺,其存在只需要满足最大人群聚类的属性特点即可,这也意味着最稳妥的方式就是继承品牌的现有价格体系,否则会对品牌的线下店造成冲击,左右手互搏。对于目前事实上已成为寡头垄断的知名电商平台,用技术手段加行政手段来锁定品牌,这对于平台来说,没有任何问题,但对于消费者,如今的”线上线下同价“其实是线上涨价到和实体店价格差不多了,仍然是售价等于成本后面加个0。
这也成为很多传统品牌即使进入电商平台,也无法实现自我革命,将渠道费用更多地让利于消费者的原因。某以格子图案著称的英伦品牌,早早地在电商平台开了旗舰店,但因其售价与商场专柜持平,而在电商渠道购买又无法享受到专柜服务的附加值,至今电商平台出货量比不上海淘代购。
品牌、代理、店面,一个也不要能省下多少?
变革的可能性来自于对产品生产方、渠道、品牌以及消费者等各种资源要素的重新组织和整合。
德国在2011年提出“工业4.0”概念,终极目标是通过互联网将不同的生产线连接在一起,运用庞大的计算机系统随时进行数据交换,按照客户的产品订单要求,设定供应商和生产工序,最终生产出“以销定产”的工业化新型模式。这也被称为“短路经济”模式。
人流、物流、金融流按照最短路径流动,去除中间环节,由成本而非渠道来决定售价。2015年,C2M模式首次应用在互联网电子商务中,让用户能够以超低价格购买到超高品质的产品。品牌、代理、店面,一个也不要,它通过打造“从用户到工厂”的供应链,去除中间经销渠道,对接大牌的代工厂,将“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直连起来。由前百度总裁助理毕胜创办的“必要商城”被视为这种模式的代表。(必要商城的模式)
体验必要商城↓↓↓
必要商城于2015年7月上线,为用户提供平民价格,大牌品质的商品。必要商城形成了消费者、设计师与制造商的连接闭环,商品均出自国际大牌同条产线,与大牌产品品质完全一致,外观、设计方面既有大牌风范,又具备自己的独特性,价格主要成分是商品成本,仅相当于大牌的零头,从而提高了顾客的凝聚力。必要商城上线以来,没有做海量的用户推广,但是达到了更高的用户忠诚度。
经济学中的基础假设是“理性人”,有理性的消费者,才有自由而健康的市场。消费者摈弃纷纷扰扰的推广和促销,用商品本身的价值取代商品价格背后的渠道成本,不仅合理而且必然。成熟的消费者,既不喜欢被海量的品牌推广绑架,也不需要用一百小时加班换一个logo,而是希望在品牌价值之外,能够得到来自供应端对品质的直接背书。对于创新性的产品,也就是所谓“高价耐久品”,比如婚戒、机械腕表,来自品牌的背书可能是重要的;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高质易耗品”,革新并非意味着对传统产品的颠覆,而是对传统模式的颠覆。
精选品类:如何打造“中国质造”
以上文提到的那家英国著名品牌为例,原料产地在中国,工厂在中国,市场在中国,只有利润在英国。在中国专柜及电商售卖的衬衫,均价在3000人民币左右,成衣成本不到10%。类似这样的“十分价钱一分货”,其实是某些大牌的常态。
如果对特定logo有无可替代的热情,那当然可以选择大牌产品;而“必要商城”吸引的恰恰是那些需要与大牌同质量,而不需要logo溢价的消费者。以格子衬衫为例,必要商城精选了衬衫制造商和面料供应商,砍掉中间环节,榨干产业链水分,让利客户。大牌同品质衬衫,仅售199元人民币,几乎就是商品的制造成本。
“必要商城“不依靠短暂的低质低价来吸引眼球,而是强调价出有因,物有所值。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先生是必要商城的忠实粉丝。作为“打飞的”出行的商务人士,他成为“必要出品”行李箱的刚需一族。长期使用者最能评判细节,吴晓波先生简简单单的“我推荐”三个字后面,隐藏着一只怎样历经重重把关方能出炉的行李箱?
“必要用了4年多的时间去改造前端的生产企业,以适应柔性生产的需求。”创始人毕胜解释。从大牌代工厂海量订单转向“小批量,精品质,快出品”,必要商城对柔性产业链的改造是其得以发展壮大的护城河。中国制造从未落后于人,“必要商城”让中国制造重新拥有“中国牌照”,升级“中国质造”。
这家创业时不足70人的团队,完成了这样一件撬动整个产业链的变革。我们看好必要商城,不仅仅因为他的质量领先、价格美丽,更因为C2M是所有商业模式中最有可能以效率为导向的一种。产品即价值,让颠覆性的C2M模式创新性价比。
当下环境正是一个倒逼变革实现的机遇。回归生活品质,去除繁华浮躁,才是消费升级的本意。
或许有一天,人们会发现,你的需要,才是你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