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物链”的概念,早在我们学初中生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了,这是英国生态学家埃尔顿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所提出的生态学术语,指的就是在生态系统中,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由于摄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在自然界里面,食物链普遍存在,环环相扣,大量的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食物网。
食物链的本质是能量的逐级流动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食物链的基础是大量的细小生物,而顶部则是大型的生物,最形象的比喻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食物链在自然界里面是普遍存在的,比如最常见的食物链之一就是“老鼠吃草,蛇吃老鼠,老鹰吃蛇”。这种实力悬殊明显的简单食物链层级关系,并没有太多亮点,而当目光放在顶级捕食者们身上的话,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作为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它们自身实力毋庸置疑,所以既存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又存在激烈的种间竞争,比如森林里面的顶级捕食者间,常常相互厮杀,上演王者争霸。
欧洲森林狼追捕棕熊
在白俄罗斯中西部的纳利波基森林,棕熊与欧洲森林狼是一对老邻居,同时也是一对冤家。作为森林里面的顶级捕食者,它们在生存资源上存在一定的重叠,意味着种间竞争不可避免。
同时二者虽然都未将对方放在自己常规食谱上,但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双方并不介意以对方为食。众所周知,在动物世界里面,体型往往就代表着实力,体型差就是实力差。
欧洲森林狼体型娇小,棕熊凭借体型优势,在当地森林里面,是超级霸主般的存在,然而灰狼却能凭借群居的优势,打破这一局面。
白俄罗斯科学院的动物专家们,长期在纳利波基森林进行生态研究,在2021年1月份的时候,就曾发现5只灰狼组成的团队,追捕一头棕熊的踪迹。
时值纳利波基森林的寒冷季,地面被一层厚厚的积雪覆盖。当时仍有一头棕熊在活跃,之后就被狼群盯上了。
很快狼群就发动了袭击,从现场痕迹来看,这头棕熊遭到了狼群的猛烈攻击,只能背靠一棵云杉树进行防御。几回合之后,棕熊落于下风,只得逃窜。
狼群见棕熊逃跑,在后面紧追不舍,在追逐的过程中,棕熊被截停过7次,每次都发生了短暂的打斗,最终棕熊跑进了一片云杉林中,狼群才放弃了追捕。
早先纳利波基森林的棕熊数量非常稀少,直至2018年之后,才渐渐多了起来。从该头棕熊遭遇狼群袭击,熟练反击并有效逃离的情况来看,二者之间一定不止一次发生冲突了。
在森林里面,狼群难以发挥优势,这里并不像北美的地形那般一马平川,棕熊虽不敌狼群,但依旧有很高的自保能力。
棕熊寻迹捣毁狼窝
狼群会追捕棕熊,对于棕熊来说,一样会想方设法除掉这个竞争对手。而且棕熊的策略很简单,专挑留守在狼窝的小狼崽们下手。
对于棕熊来说,狼群的实力过于强大,而独狼又比较灵活,难以对它们形成较大的威胁,唯有狼父母外出觅食,独自留守狼穴的小狼崽们,才是最好下手的目标。
纳利波基森林里面的狼群规模并不大,多是由一对成年狼及若干子女组成的小型狼群,这样的狼群结构,注定了有较大的安全漏洞。当狼父母迫于生存压力外出觅食的时候,就将狼幼崽们处于危险的境地。
在森林里进行生态研究的动物学家们,就多次发现了这种现象。比如2019年5月,动物学家们发现了森林中的一处狼穴被捣毁了,一窝小狼崽被杀死。
根据现场痕迹判断,动物学家们猜测肇事者是一头成年棕熊,它趁狼父母外出觅食期间,寻迹找到了狼窝,趁机捣毁。
同样在2021年5月份,又发生了类似的事件,一头棕熊把一个狼窝掏了,6只小狼崽被当场咬死,整个过程被红外相机拍了下来。
而这次事件中,狼父母回来了,但迫于实力差距,它们只能在一旁干着急,亲眼看着棕熊将自己的后代全部杀死。直到棕熊离去之后,狼父母才敢焦急地回到狼穴,查看情况。
欧亚猞猁与狼的厮杀
同在纳利波基森林里,欧亚猞猁和欧洲森林狼也是一对冤家,而且它们之间的厮杀,比棕熊与狼之间的更加剧烈,几乎是无休无止,双方都想着将对方在自己的领地里面清除出去。
可能很多人难以想象,猞猁作为独居型的捕食者,体型也不大,又怎么可能是群居狼的对手呢?事实上生活在纳利波基森林的猞猁是欧亚猞猁,是四种猞猁里面体型最大的一种,而这里的欧洲森林狼,则是体型较小的一类灰狼,成年的欧亚大猞猁,体型甚至能与当地的灰狼相当。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里的狼并不一直群居,在温暖季时,独狼的数量甚至超过了群居狼的数量,这就给擅长偷袭的猞猁创造了绝佳的机会。
由于在温暖季里,林中小型哺乳动物的数量丰富,独狼的觅食效率远高于群居,所以这个季节很多狼都倾向于单独行动。而温暖季又是猞猁的育幼季节,为了保护幼崽,猞猁积极捕杀生境内的狼。
在1997-2015年间,动物学家们就记录下了10起欧洲森林狼被猞猁杀死的事件,其中以怀孕的母狼、幼狼、独狼居多。
事实上即便是雄性大猞猁,也不会去招惹狼群,它的目标也很明确,那就是独狼、幼狼等实力比较弱的个体。
猞猁会杀死狼幼崽,同样的,狼也会积极捕杀猞猁幼崽,毕竟对于双方来说,对方不仅仅是竞争者,同时也可以当成猎物。
虽然二者互有伤害,但从观察到的现象来看,森林是猞猁的主场,在这场生存斗争中,猞猁占据了优势。
受到猞猁杀婴的影响,狼幼崽的死亡率非常高,一度达到了40%-60%,在一些猞猁密集的区域,狼幼崽的死亡率甚至高达90%。反观猞猁方面,尽管有狼群的威胁,幼崽的存活率依旧高达80%。
东北虎与狼的争斗
看了欧洲森林顶级捕食者之间的厮杀,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到东方。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同样生活着许多猛兽,比如东北虎、灰狼、远东豹、棕熊、黑熊、欧亚猞猁等。
但在所有食物链和种间竞争关系中,只有灰狼与东北虎是最激烈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远东豹的主要分布范围在东部山脉附近,大部分避开了老虎,熊类是杂食动物,欧亚猞猁与老虎不在一个量级。
一项基于锡霍特山脉地区的生态研究显示,东北虎与灰狼的食性高度相似。
20世纪以前,俄罗斯远东地区生活着大量的老虎,反观灰狼,则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下。自19世纪末开始,俄国大量捕杀老虎,导致东北虎迅速减少,到了20世纪40年代时,俄国老虎的数量达到了历史的最低点。直到1947年俄国开始保护老虎,这才有了转机。
人们观察到在老虎大量减少的这段时间里面,当地的灰狼数量逐渐上升,到了世纪中时,当地灰狼的数量已经初具规模了,甚至还威胁到了人类。
40年代过后,东北虎数量恢复,彼时的灰狼种群发展呈现了下降的趋势,到了80年代,俄国东北虎的数量达到了历史新高,人们发现当地的灰狼已经变得十分稀少了,并且在之后一直保持着极低的水平。
从两个物种的种群发展趋势来看,不难看出,在这段森林顶级捕食者的厮杀中,东北虎是绝对的优势物种,它抑制了狼群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