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先采访了几位不同城市和收入的朋友,欢迎大家对号入座。
圆圆 成都 工作2年 存款5000
圆圆每个月6000的收入,她说自己是个月光族,最近一年才开始下定决心要存钱。
每个月去掉1000多的房租,要出去吃饭,看电影,买零食,买奶茶,买衣服,买鞋子,买化妆品……最害怕的,是花呗还款日!
“有那么多东西要花钱,怎么可能不月光呀!能开始存钱,我已经很努力了。”
老刘 杭州 工作3年 负债
老刘因为超前消费,欠下网贷,利滚利越来越大,最开始不敢告诉父母,到处拆东墙补西墙,甚至找朋友借钱,此后的几乎每个月,老刘都会找我借钱周转,最后一次和他联系,我给了他2000块,无论他还不还,都希望不要再有瓜葛。
听人说最后他兜不住,还是让家里知道了,家人给付了十几万。
eric 北京 工作4年 存款40万+
人生赢家来了?Eric在毕业第一年,就净存了10万!我们所有人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都惊呆了。
他毕业后进入一家大型互联网工作,收入很不错,月薪有14000,运气爆炸租到了不到2000的房子。
除了最基本的房租,吃饭,水电气网,话费等,他几乎没有多余的其他开销。每周末不是辛苦加班,就是躺在家里休息,在这种苦行僧般的努力下,eric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大家年龄差距不到三岁,人生境遇已经有了如此巨大的不同。现在的你,是圆圆,老刘,还是eric?
在知乎、头条等平台,常常有人询问:
25岁该有多少存款合适?
90后该有多少存款?
工作三年存款只有8000,我没救了吗?
扎心的标题刺痛了大多数已经开始“搬砖”的90后,不少朋友在贯彻及时行乐的同时,又对着银行卡余额慌得一批。
关于存款的问题,城市不同,收入不同,职位不同,具体的数目天差地别,最合适的回答好像是:
还存款多少?有存款已经很了不起啦!!!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52.6%的90后没有存款。
让我们来看看一个在上海上班的普通90后的存钱路径:
工作号大数据显示,上海应届生月薪中位数为6286 。
每月房租,2000。
每天吃饭50,一个月1500。
每月水电气网费合计150。
每月地铁交通费400。
每月买日用药品等杂七杂八300。
6286-2000-1500-150-400-300=1936
这还不算偶尔出门娱乐看电影,商场吃饭买奶茶,换季买买衣服,一些人情往来支出…
统统去掉之后,每月节余 500???
只拿一线城市看,即使你没有大手大脚的花钱,好好生存已经不太容易,让我们为拥有存款的年轻人鼓掌。
当然大家收入各异,而且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薪资也会上涨,一定有月存款远远高于以上账单的朋友,但整体而言,一年攒下一两万确实非常非常不错了。
导致年轻人存钱难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 高昂的社会生存成本
2. 消费观、金钱观、生活观的改变
看看现在90后已经被生存逼得鸡汤都不听了,就知道物价房价的双重围堵,有多让年轻人疲惫不堪。
习惯了父母照料的90后,走出社会才知道,挣得工资没多少,花钱的地方却一点都不少!
每个月要拥有正常的生活,首先房租不能超过收入的三分之一。要么选择远、破、老的房子,要么接受好、新、贵的肉疼。
就算我是一个艰苦朴素的老实人,不搞娱乐,挣来的钱也没几分能留住的。开玩笑,今年上海的荔枝都卖到30+一斤了,连水果自由都快实现不了,怎么要求我实现存款自由?
在目前普遍的物价水平下,年轻人的生活空间受到极大的压榨,辛辛苦苦抠抠索索一点钱,好像也并不能当做存款。
万一生个病,几千块没了。出去旅趟游,几千块没了。想孝敬爸妈买点礼物,几千块没了。
而且,在剩不到太多钱的同时,年轻人的物欲、消费欲都在快速上升。
网络购物,线上支付的便利更大大刺激年轻人多样消费,冲动消费。还有一大把精明的商家,用各种活动、舆论营造“消费主义”,给年轻人的诱惑一点都没少。
消费主义+及时行乐的观念,在年轻人当中病毒式蔓延。
“只要能买我开心,花钱也无所谓”
“钱财都是身外之物”
“花呗一时爽,还钱火葬场”
“人生苦短,还是赚多少花多少”
……
虽然现在钱不多,但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好,穿得好,一样都不能少!存钱也更加遥遥无期。
说了这么一通,存钱好难,到底还存不存?
当然要存啊!
对于大多数家里没矿的普通人来说,存钱依然是你积少成多,一步一步改变自己生活和人生的直接方式!
哪怕过程很长,开始很难,但总会有慢慢看到希望的那天。
当你有了5万,你可以开始简单的理财。
当你有了10万,你可以承担一场突如其来的手术。
当你有了15万,你可以买得起车了。
当你有了20万,你有了小城市的首付。
……
当你的钱越来越多,你才能真正享受到经济独立的自由,不依赖父母的自豪,和保证自己好好生活的底气。
最后给大家3个存钱小tips:
1. 每月收到工资后,先拿出一部分存款,这是不能动的钱,再开始花销
2. 养成记账的习惯,减少冲动消费
3. 戒奶茶!!!
愿大家生活无忧,工作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