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商学院编辑
省属公办本科学院
福建商学院(Fujian Business University),简称“福商”,坐落于福建省福州市,是福建省唯一一所以“商”为名的百年省属高等学府,“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福建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1]
学校办学可追溯到1906年创办的“福建官立商业学堂”和“福州青年会书院”。后由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调整合并,于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福建商学院。[1]
截至2022年11月官网数据显示,学校有鼓楼、连江、马尾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500余亩;有14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财务管理、商务英语、会展经济与管理等34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597人,其中高级职称251人,博士、硕士学位516人;获批“四新”项目等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教改项目、教学成果和教学竞赛142项;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完善校政行企协同育人机制,积极建设福商特色现代产业学院,构建闽商人才供需结合的命运共同体。[1]
目录
1历史沿革前身溯源合并建校2办学条件院系专业
师资队伍教学建设3科学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
学术资源学术交流4知名校友5所获荣誉6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精神文化
历史沿革
编辑
前身溯源
福州贸易学校
1906年,爱国侨领黄乃裳创建福州青年会书院。
1927年,更名为福建青年会中学。
1931年,按照教育部《职业学校规程》,学校更名为福州私立青年会商业职业学校。
1952年,福州私立青年会商业学校改名福建省福州贸易学校。
福建省立福州高级商业职业学校
1906年,晚清帝师陈宝琛创办福建官立商业学堂。
1907年,学校更名为福建官立中等商业学堂。
1910年,改名福建省立甲科商业学堂。
1940年,按福建省教育厅颁布的《福建省职业教育实施方案》,福建省立高级商业学校建立。
1942年1月,改称福建省立南平高级商业学校。
1945年12月,迁福州改名福建省立福州高级商业学校。
校史沿革
福州市立商业职业学校
1942年,福州市立初级商业学校成立。
1946年8月,增设高级部,改名福州市立商业职业学校。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1979年,福建对外贸易学校成立。
2004年,经福建省政府批准,升格为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合并建校
1949年10月,福州市立商业职业学校与福建省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合并为福建省福州商业学校。同年,福建省财政金融专修班并入。
1952年,改名福建省财政金融学校。
1954年,福建省福州贸易学校(原福州青年会书院)与福建省财政金融学校合并为福建省福州商业学校。同年,福建省商业厅干部训练班、福建省服务干校、福建省合作干校并入。
1959年,改名福建省财政贸易学校。
1966年,福建省福州市第一商业职业学校并入福建省财政贸易学校。
1974年,更名为福建省商业学校。
1980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同年,学校分设福建省商业干部学校。
198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福建省商业专科学校。
1994年,更名为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2001年,福建省商业干部学校并入福建商业专科学校。
2007年,获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
2008年,被评为福建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校园风光
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本科层次普通高校福建商学院,同时撤销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建制。
2017年,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学院并入福建商学院;同年,学校获国务院侨办批准成为“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项目高校。
2020年3月4日,福建省学位委员会批复同意福建商学院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首批5个本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办学条件
编辑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11月官网数据显示,学校有14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财务管理、商务英语、会展经济与管理等34个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了以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为主干学科,工、艺、文相互支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1]
专业设置 | ||
学院(部) | 本科专业 | 专科专业 |
福建商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 国际商务、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跨境电子商务 | – |
福建商学院金融学院 | 保险学、经济统计学、金融工程 | 保险、证券与期货、国际金融 |
福建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 市场营销、物业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零售业管理 | 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连锁经营 |
福建商学院传媒与会展学院 | 会展经济与管理、工业工程 | 工业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经济管理、新闻采编与制作、传播与策划、影视多媒体技术、文秘 |
福建商学院财务与会计学院 | 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学 | – |
福建商学院旅游与休闲管理学院 |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酒店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 | 旅游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 |
福建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移动通信技术、软件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动漫制作技术 |
福建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 商务英语、日语、商务英语(专升本) | 应用英语、应用日语 |
福建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 艺术设计学、环境设计 | 服装与服饰设计、工艺品设计、动漫设计 |
福建商学院海外教育学院 | – | – |
福建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 – | – |
福建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 |
福建商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 – | – |
福建商学院体育教学部 | – | – |
师资队伍
截至2022年11月官网数据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含双肩)597人,高级职称251人,占比42%。博士、硕士学位516人,占比86.6%[1]。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福建省高层次引进人才B类人才2人,C类人才5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名,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人选3人次,福建省教育领域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优秀人才支持项目人选2人。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黄斌
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欧忠辉、庄惠明
国家级教学名师(专科层次):黄克安
省级高校教学名师(专科层次):郭银土、吴贵明、池玫、洪连鸿、林萍、黄晓榕、章月萍、陈增明、王瑜等
省级教学团队(专科层次):会计电算化(2009)、旅游管理(2010)、国际商务(2011)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2年5月,学校获批国务院侨办项目“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1个;省级应用型学科培育项目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新文科新工科和重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2个,一般项目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创新团队、思政课教学科研团队6个;
福建商学院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精品资源共享课30门(其中:线下一流课程16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6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3门);省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和“讲好中国故事·上好思政课程”等22项;省级教学创新大赛、青教赛、“三个百堂”高校思政课精品课教师教学竞赛获一、二等奖等16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6项。[1]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财务管理(2019)、商务英语(2020)、会展经济与管理(2020)、国际商务(2021)、金融工程(2021)、物业管理(2021)
省级线下和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 | |||
名称 | 负责人 | 认定类别 | 时间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林娟 |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 2019 |
管理学 | 陈颖 |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 2019 |
国际金融 | 刘志惠 |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 2019 |
国际贸易学 | 陈敏 |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 2019 |
酒店管理概论 | 俞霞 |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 2019 |
设计色彩 | 龚振芳 | 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 2019 |
福建商学院
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项目(专科层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验实训基地等
省级示范专业(专科层次):国际贸易实务、广告设计(动态视媒方向)、酒店管理等
省级精品专业(专科层次):会计电算化(2006)、国际贸易实务(2007)、旅游管理(2008)、工商企业管理(2008)、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9)、酒店管理(2010)
省级精品课程(专科) | ||
名称 | 负责人 | 时间 |
财务会计 | 洪连鸿 | 2005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 严国辉 | 2005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 詹明月 | 2005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陈志明 | 2005 |
人力资源管理 | 吴贵明 | 2006 |
统计学原理 | 陈增明 | 2007 |
市场营销学 | 吴飞美 | 2007 |
旅游景区服务与业务管理 | 王瑜 | 2007 |
经济应用数学基础 | 林娟 | 2008 |
服装结构设计 | 陈雪清 | 2008 |
剑桥商务英语 | 池玫 | 2008 |
物流管理 | 郑颖 | 2009 |
外贸单证实务 | 何巧利 | 2009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林萍 | 2009 |
新闻采访与写作 | 邱志玲 | 2009 |
企业文化 | 廖新平 | 2010 |
成本核算岗位实务 | 池巧珠 | 2010 |
财务管理 | 陈秀霞、黄晓榕 | 2011 |
进出口业务 | 曾慧萍 | 2011 |
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项目(专科层次):进出口业务实训基地、商业艺术传媒实训基地
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专科层次):“建立两岸旅游类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改革试点(黄克安)、“商科类专业综合模拟实践教学试验项目”改革试点(吴贵明)、“校企联合培养商科类高技能人才”改革试点(黄克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黄克安)
福建商学院
省级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专科层次):“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高职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黄克安)、“工作任务体验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王瑜)、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高职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章月萍)、前店后厂——会计代理记账高职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陈斌)
(注:以上名单截至2020年1月)
教学成果
截至2022年5月,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业和学科技能竞赛,共荣获各类创新创业类和学科技能竞赛
广场题刻
奖项326项(国家级68项,省级258项)。男子气排球队获“中国大学生气排球锦标赛”亚军,男子足球队获“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福建赛区亚军,代表队获全国啦啦操联赛集体花球校园示范套路、双人街舞自选动作双料第一。
科学研究
编辑
科研平台
校园风景
2004年,学校成立了闽商文化研究所。截至2014年4月,学校还申报了“中小企业管理福建省高校应用文科研究中心”、“海西休闲旅游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文科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10月,学校2021年获省社科项目立项共6项,其中包括省社会科学普及出版资助项目2项。2020年度学校共19项科技计划获立项资助、23人获省科技特派员专项经费资助。其中,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创新战略研究项目3项,引导性项目1项。[1]
2021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 ||||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学院 |
1 | 一般项目 | 关税变动和竞争效应对福建企业在“一带一路”海外投资的影响研究 | 潘素娟 | 信息工程学院 |
2 | 一般项目 | 近代福建留学生群体研究 | 江盈盈 | 外国语学院 |
3 | 青年项目 | 数字化建设对民营企业组织韧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 苏小凤 | 工商管理学院 |
4 | 青年项目 | 资源禀赋差异下返乡创业者创业幸福感提升机理研究 | 黄美娇 | 工商管理学院 |
5 | 省社会科学普及出版资助项目 | 身边的数字经济与福建实践 | 邵宇 | 工商管理学院 |
6 | 省社会科学普及出版资助项目 | 闽商文化古今谈 | 吴访益 | 国际经贸学院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8月,福建商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逾133万册,生均图书数量超100册。另有过刊合订本5.5万册,2021年订购期刊1218份,报纸49份。采购中国知网(CNKI)、超星知识空间系统(移动图书馆、云舟、域出版)、两岸关系数据库、3E英语多媒体资源库、中科考试学习资源库、网上报告厅、世界艺术鉴赏库等,存储总量达60TB。2018年6月,加入福建省高校数字图书馆FULink,共享其丰富的数据库资源。
学术期刊
《福建商学院学报》于199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办,主要刊登高校教师、研究生在各学科专业领域的
学报
科研成果以及教育管理和教改经验文化传统方面的学术论文。刊物设有闽商文化、区域经济、思想政治、经济论坛、工商管理、教育教学、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栏目。
学术交流
截至2022年5月,学校与巴布亚新几内亚渔业部、东新省签订协议,在省内率先招收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留学生(学历教育),为福建(校友)企业走出去提供智力支撑。与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开展“中德”“中加”等多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台湾中原大学、建国科技大学、育达科技大学等开展深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与马来西亚城市大学、拉曼大学、澳大利亚国际酒店管理学院、英国北安普顿大学签订互免学费交换生协议。学校作为“福建省邀请外国人来华科教文体单位信誉等级良好单位”,多次受邀出席论坛并作国际化办学报告。[1]
福建商学院
知名校友
编辑
姓名 | 职务 |
郑作新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唐仲璋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陈良惠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林兆木 | 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
陈幼松 |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
何佳声 | 广州市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教授 |
陈必持 | 福建农学院著名教授 |
蔡诗晴 | 曾任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副部长 |
陈冷月 | 香港画家 |
所获荣誉
编辑
2022年5月,福建商学院国际经贸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团队获得第十九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文化传统
编辑
形象标识
校徽
校徽标志以“S”“Z”为主要构成元素,红色象征太阳,象征学校无形的、永恒的凝聚力,表现学校开拓、发展和无限生命力这一核心理念,同时,也寓意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蓝色象征大海,寓意知识的博大深远以及宽大的胸怀包容广大学子在知识海洋遨游。“S”形演变成崎岖的小路,寓意学校的发展节分淋雨、坎坷曲折,以激励广大教职员工不畏艰难,全身心投入党的教育事业。
精神文化
校训
明德、诚信、勤敏、自强
校训之灵魂,乃和而不同、传承创新、象贤悦志、各美其美;校训之标尺,乃循理求是、培德顺道、与时俱进、止于至善;校训之境界,乃陶冶情操、规范言行、内聚人心、外塑形象。校训文化源远流长、教步广大。自古至今,设庠、序、学、校以传之。庠者,养也;序者,射也;学者,伦也;校者,教也。莘莘君子,越陌度阡,投师问学,修身养德,传承薪火,馈报桑梓。近现代中外大学皆视其为圭臬、蔚成大观。百年商专,秉“明德、诚信、勤敏、自强”之校训,循“品行教育”、“素养育人”之径途,涵化“闽商摇篮”,续谱世纪华章。
校训理念
校歌
福建商学院校歌
榕山苍苍,闽水泱泱。
美哉吾校,桃李芬芳。
承先哲之文化,发民族之光芒。
育英才以善诱,成栋梁以自强。
作贸易之先导,决胜利于商场,
斯吾人之天职,致祖国于富强。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吾校之风,山高水长。
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