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的热播,仿佛很多人从剧中看到了自己,或者看到了身边的人。钟晓芹,在剧中是一个生活、职场都能做到处处忍让角色,我不禁想起了周围那些职场老好人。
她办公室的抽屉里放满了线、指甲刀、核桃夹等小工具,都是为了给同事们提供方便。办公室的咖啡机不运转了找她;打印机缺纸了找她;取个文件找她;最难缠的客户给她;刚来的实习生也是她带;聚会她永远是服务大家的那个;同期的同事都升职了,只有她还在最基层。
而这些,她从来都不会拒绝,就这么日复一日得当着这个老好人。
职场的老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拒绝,平白增加了很多工作量和负担,在职场过得一点也不开心。
帮助别人,耽误自己
很多不是自己份内的工作,因为别人请求,也会轻易答应帮忙。
事情做好了没话说,做不好很容易成为背锅侠。
朋友在某乙方公司做平面设计,前几天,因为一个同事效率低,甲方公司又催得紧,她答应帮忙。等到设计稿上线才发现一个商品的价格写错了,导致甲方公司损失很大,内部追责的时候,那个同事把锅全丢给了我朋友,导致她那个季度的奖金全没了,还被内部通报批评。而那个同事像没事人一样,还说是我朋友没做好,才导致这么严重的问题。真是有苦说不出。
老好人除了不懂拒绝,还希望有个好人缘,但是我们要清楚,职场不同于其他场合,答应帮忙就要负相应的责任,事情没做好被追责是难免的。无端推给你份外工作的同事有问题,不量力而行就答应帮忙的你也难逃责任。
老好人,往往升职最慢
就像钟晓芹,同事挑完了相对容易的工作任务,给自己剩下难度最大的,她就只能连续加班。
或许会有人说把难度大的工作留给她,难道不是同事们对她能力的认可吗,这样能力提高的快,自然能升职加薪。
但是钟晓芹并没有因此升职,相反她成为全公司升职最慢的一个,和她同期进公司的人早都成为她的上司,甚至刚进公司的新人也比她升职快。
可见,并不是做最难做的工作就是能力强,其他同事既然避之不及,肯定是因为这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做好了没有奖励,做不好还有可能受到惩罚。
这样的工作除了钟晓芹这样的老好人,恐怕也没人接了。
在一个公司8年了,还是基层员工,连上司也看不下去了,主动说要给她升职,她还装听不懂,不愿意接受。
虽然后面解释了因为自己身体原因才这样,但是也丧失了一个大好机会,以后会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也很难说。
老好人当惯了,连升职加薪也觉得好像在占别人便宜,应该让其他人先。
可见老好人的思维不是别人灌输的,是自己都没有走出内心的牢笼,如果刚开始就意识到这种方式会让自己不快,懂得拒绝,或许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憋屈的老好人了。
靠老好人建立起来的关系,不堪一击
我们看过的,或者听过的很多职场人物,总有那么几个是老好人的形象。
做各种别人推给她的工作,即使升职了也管理不好下属,下属完不成的工作自己做,下属犯错了他承担责任。
每天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还要成为每个人的“替补队员”,好像过惯了“受虐”的日子。
老好人当久了,周围人也会习惯性的认为这些事是你该做的,把你的帮忙和职责挂钩。
当有一天你开始拒绝帮忙,别人反而会觉得你不好,这时候你靠逆来顺受建立起来的“好人缘”就会瞬间崩塌。
人都是有习惯定式的,想让人改变这种习惯,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
老好人要“重新做人”就是在打破周围人的习惯定式,势必会引起他们的不满。
那老好人的处境就尴尬了,他要么逆风翻盘,要么离开本来的圈子,去陌生的环境重塑自己的形象,也意味着以往积累的人脉、资源全都没了,损失惨重。
就像钟晓芹在实习生的怂恿下第一次对一个让她拿文件的同事说不时,那位同事的反应,他表示不理解,明明以前顺路就能帮忙的事,现在为什么不行。
你在适应周围人,周围人也在适应你,不论哪一方,重新适应对方都不容易。
钟晓芹已经开始说出了第一个不,但是改变是艰难的过程,希望她能从老好人的泥潭中慢慢走出来,不要活得那么憋屈。
成长成熟的路上,我们总是会在一个错误中发现新的方向,及时止损。
对不公平不合理说不,是成年人最大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