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改编自一段真实历史。时光网在去年探访的正是这段历史的发生地——上海四行仓库遗址。虽然时隔一年,但这次探访并没有失去时效。正如发生在1937年的那场战役,时隔80多年,在大银幕上看来依然鲜活。
时光网讯由管虎执导的抗战题材电影《八佰》原定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片在上海首映,虽然最终因技术原因无法在第一时间与观众见面。但上海依然处处留下了这部电影的影子。
2019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处处可见《八佰》的广告
时光网探访“八百壮士”遗址
《八佰》与上海的缘分远远不止于此——《八佰》的故事就发生在上海,“八百壮士”作为爱国英雄一直被这座城市纪念着。
在上海电影节期间,时光网实地探访了“八百壮士”当年守卫的四行仓库的遗址,重温这段滚烫的历史。
四行仓库纪念馆还保留着当年战斗的痕迹
四行仓库是一座六层的大楼,占地0.3公顷,当年是由金城、中南、大陆、盐业四家银行共同出资建设的仓库,故此得名。如今的四行仓库已经变成了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光复路21号。
抗战时期的四行仓库(模型)
作为淞沪会战中中国军人对抗敌军的最后一个据点,四行仓库有两点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四行仓库是一座混凝土建筑,墙体很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挡炮弹的袭击。二、四行仓库背靠苏州河,而当年河对岸就是公共租界。日军害怕炮弹打到租界,不会用重炮攻打四行仓库。
“八百壮士”很聪明地选择了四行仓库作为坚守的阵地,一场载入史册的战斗在这里打响。
八百壮士,守卫四行
“八百壮士”守卫四行仓库的故事发生在1937年。
八一三淞沪会战,中日军队共投入约100万兵力,展开血拼。中国军队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得不撤离上海。
蒋介石在注定守不住的上海留下了一支孤军。这支孤军的存在是为了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军队仍在抵抗日军的侵略。
蒋介石希望能借此在《九国公约》的谈判上获得更多国际关注。他给留守部队下达的命令是:即使战至一兵一卒,也要撑到会议召开。
四行仓库纪念馆内塑像,谢晋元布置防守
1937年10月27日,国民党军第88师262旅524团一营的400多名战士,在中校团附谢晋元的率领下,进入四行仓库,守卫中国军队在上海的最后一座堡垒。
为了迷惑日军,谢晋元对外宣称守军有八百人,这也是“八百壮士”的由来。
四行仓库纪念馆展出的历史照片
《八佰》导演管虎曾说过,这是一场被直播的战斗。
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四行仓库南岸,中外媒体和上海市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保卫四行仓库的整个过程。
被“八百壮士”保卫国土的精神所感召,即使流弹横飞,大批观战的上海市民也不愿离去,有时人群多达数万人。他们看到中国军队打退日军的进攻就拍手欢呼,看到日军企图偷袭就大声呼喊或举起写有大字的黑板提醒。
上海各界人士也自发组织起来,向四行仓库内的守军捐赠了大批食品、药品。
毛泽东高度评价“八百壮士”
短短四天战斗,上海市民乃至全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又被重新点燃。
10月30日晚,四行仓库守军撤入公共租界。整场战斗,中国军队共消灭日军200余人,摧毁日军坦克两辆。中国军队牺牲9人,伤28人。
“你看民族英雄谢团长”
“四行仓库”守军最高指挥官谢晋元
“八百壮士”的代表,非这支队伍的最高指挥官谢晋元莫属。
谢晋元是广东省蕉岭县人,1905年出生。1925年,谢晋元以广东大学毕业生的身份,考入黄埔军校四期,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师参谋、旅参谋主任、副团长、团长等职。
在电影《八佰》中,谢晋元由演员杜淳饰演。
守卫四行仓库,谢晋元可谓临危受命。
谢晋元曾在给师长孙元良的信中写道:“誓不轻易撤退,亦决不做片刻偷生之计。在晋元未死前,全营官兵必向倭寇取偿相当代价。”
1937年10月27日开始,联合租界多次邀请四行仓库守军放下武器,退入租界,均被谢晋元谢绝。第一天战斗,四行仓库守军消灭日军80余人,伤敌无数。
10月28日晨,谢晋元亲手狙击,毙敌两名。守军打退敌人多次进攻。
10月29日,在谢晋元的指挥下,四行仓库守军又击退敌人水陆两路进攻,毙敌40余名。
10月30日,恼羞成怒的日军以37毫米口径平射炮猛轰四行仓库,并以汽油到处纵火。日军甚至不顾国际法,向四行仓库内发射毒瓦斯弹。然而在这般猛烈的攻势下,谢晋元等人守卫的四行仓库依然没有被攻破。
谢晋元等人在四行仓库内的题字:余一枪一卒决与倭寇周旋到底
10月30日晚,国民党最高当局向谢晋元下达了撤退的命令。谢晋元再三表达全体官兵死守四行仓库的决心。然而最终军令难违,谢晋元只得含泪指挥部队撤退。
四行仓库西侧的马路被命名为“晋元路”
当年,词作家桂涛声、曲作家夏之秋为谢晋元率领的这支孤军写了一首歌,名为《八百壮士歌》,歌词中写道: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你看民族英雄谢团长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
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
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
“舍生取义,儿所愿也!”
军人们在四行仓库外狙击日军
短短四昼夜的四行仓库保卫战中,中国军人里涌现了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不光有谢晋元这样的爱国将领,更有危急时刻舍生取义的普通士兵。
1937年10月28日,久攻四行仓库不下的日军想出了一个法子:他们让10几个日本突击队士兵将钢板托在头顶挡住子弹,向四行仓库的底楼突进。到达楼底后,日军准备用炸药包炸开四行仓库的墙体,打开突破口。
就在日本突击队已经成功抵达四行仓库楼底,即将实施爆破的关键时刻,我军敢死队员陈树生站了出来。他在自己身上绑满手榴弹,拉出引线,直接从窗口跳下,与楼底的日军同归于尽。
看到如此悲壮的一幕,仓库内的守军和在苏州河对岸观战的上海市民无不落泪。
四行仓库纪念馆内塑像再现陈树生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场景
陈树生是四川人,在他牺牲之前,已经用鲜血在白汗衫上给远在家乡的母亲留下了遗书:
“舍生取义,儿所愿也!”
守军将士们留给家人的遗书,四行仓库里一共有298封。
在电影《八佰》中,陈树生由演员郑恺饰演。
上海作家沈寂在2015年的回忆文章中写道:“1937年,我十四岁,中学生。我家住在新闸路口,隔苏州河就是四行仓库。我登高楼,用望远镜观望,亲眼目睹,一位战士全身挂满手榴弹,从空中跳下,炸死日军。我也看到仓库顶层,孤军战士为了保护国旗壮烈牺牲。这些惨烈的战斗场景,我终生难忘,应永载抗战史册。”
少女献旗
杨惠敏
在当年淞沪会战惨败的情况下,四行仓库守卫战对当时中国人民的鼓舞是不可限量的。
眼见军人们用生命守卫国土,当时的战地服务队童子军杨惠敏希望自己也能为这些爱国将士们做点什么。
杨惠敏曾在自述文章中回忆:“那是十月廿七日的早晨……我在垃圾桥看到四行仓库的周围插满了太阳旗,我当时一方面说不出来的气,一方面又想到这个四行仓库,既然有我们的军队在坚守着,假若有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升在那四行仓库的顶上,使这般太阳旗黯然无光,那是何等庄严灿烂的事情啊!因此我就跑到市政府报告张秘书,请为制大号国旗一面,送交四行仓库我军应用……”
四行仓库纪念馆内塑像:杨惠敏将旗交到谢晋元手中
10月28日晚,杨惠敏冒着生命危险从租界进入四行仓库,将一面民国国旗送到四行守军手中。10月29日清晨,当四行仓库楼顶缓缓升起国旗时,沿河岸观战的上海民众激动万分。
电影《八佰》中,杨惠敏由演员唐艺昕饰演。
壮士许国,英雄飘零
整场四行仓库保卫战是壮烈,但振奋人心的。然而撤出四行仓库后,谢晋元和他的士兵们的命运却令人唏嘘。
按照约定,谢晋元所率部队应通过租界,与大部队汇合,继续投入抗日战争。但租界官方迫于日军压力,第一时间将谢晋元所率部队缴械,并软禁在租界内一块15亩大的区域内。这也就是后人所称的“孤军营”。
“孤军营”的历史照片
在被软禁期间,谢晋元和他的部队没有丢掉军人的风貌,他们每天都在孤军营内出操、训练,甚至举办运动会。
当时的上海市民也没有忘记这支部队,每天都有人自发地前往孤军营探望。有的给军人们带去食物,把战争进展讲给他们听;有的来了,对孤军营远远地鞠一躬,就转身离开。
期间日军和汪伪政权多次劝诱谢晋元投降,均被严词拒绝。
1941年4月24日晨5时,谢晋元被四个汪伪政权收买的士兵在“孤军营”中刺杀,年仅37岁。
壮士许国,消息传来,全国悲痛。上海市30万市民自发前往吊唁谢晋元,蒋介石追封其为少将。
待上海租界被日军接管后,孤军营中的士兵们都被发配倒各地去做劳工、苦役。一群爱国将士落得天地飘零。
四行仓库纪念馆内的八百壮士人名墙
1949年新中国成立,谢晋元的妻子凌维诚写信给上海市长陈毅,说明了当时“八百壮士”幸存者的艰难处境。上海政府发出指令,妥善安置了这些爱国英雄。
2010年12月16日,原国民党军第88师262旅524团一营一连一排排长杨养正逝世,享年96岁。最后一位“八百壮士”离开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