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现象是十分奇特的。其中俗语的研究就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课题。
“二百五”这一 俗语,长期以来活跃于人们的口头。可是,如果有人追根寻底:“何谓‘二百五’?”怕是十之八九的人要瞠目结舌了。稍微扯远一点吧。“清一色”原是打麻将用语,指由一种花色组成的一副牌,后来成为俗语,喻指全部由一种成分构成的事物。而“二百五”却来源于牌九。牌九中有“二板”(四个点)、“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一起是十个点,在推牌九时被称为“毙十”。而“毙十”在牌九中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换句话说,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么五的简称)来形容无用的人,或做事莽撞、傻里傻气者。久而久之,“二板五”讹为“二百五”,致使人们无从索解这一-俗语的真实含义。
俗语的讹变大体有三种形式:一是音讹, 二是字讹,三是义讹,有时是兼而有之。
其中音讹是主要的。
遇到晦气、不快意的事,俗语称之为“倒霉”。这颇有点费解:“霉”为霉气,尚可理喻,但何以冠一-“倒”字?如照直解来,“倒”掉了“霉”气,岂不是好事?1其实,“霉”是“楣”的音讹。古代,“楣”指门上的横木。陆游《夏雨叹》诗云:“蜗居入门楣触额,黄泥壁作龟兆坼。”诗中的“楣”,指的就是门楣。由于门
楣处于进门显眼处,后来就引申为门第。因此,凡应考不及第,或罢官而归,统称之为“倒楣”。后来呢?也许是人们对“楣”为何物不了解,也许是人们有意将“霉气”(晦气)与之联系,于是“倒楣”一词就讹变为“倒霉”。
“信口开河”一语,谁都会说,谁都会用。可是稍予探究就会弄糊涂:“信口”与“开河”风马不相及,怎么联系得上呢?翻检史籍,可以弄清其中的缘故。原来,”信口开合”本是元明间口语,以嘴巴任意开合,比喻为不加思索、不负责任地随便乱说。元曲《争报恩》:“那妮子,一尺水翻腾做一大波,怎当他只留支刺信口开合。”关汉卿《鲁斋郎》:“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也就在元代,“信口开合”发生了音变。元代张养浩《新水令·辞官曲》:“非是俺全身远害,免教人信口开喝。”到了清代,音讹又趋严重了。《红楼梦》第六十三回:“贾蓉只管信口开河,胡言乱道,三姐儿沉了脸,早下炕进里间屋里,叫醒尤老娘。”你瞧,多有趣!由“信口开合”讹变为“信口开喝”,继而又讹变为“信口开河”,难怪我们今天对它感到困感了。
“有眼不识金镶玉”,这也是人们熟悉的- -句俗语。金镶玉,是一种特殊工艺,指在金器上镶嵌各种玉石的图案花纹,或在玉器上镶嵌各种金属的图案花纹。这种特殊的工艺,本是极易识别的,可为啥俗语偏要叫作“有眼不识”呢?说来怪有意思,这又是音讹所造成的误会。这一俗语的原话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语出历史上的著名典故。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指卞和在荆山发现的璞玉。春秋时,楚人卞和得一璞玉,献给厉王,厉王派玉匠鉴别,认为是块石头。于是,卞和以欺君之罪被砍去左脚。武王即位后,卞和文将玉献上,玉匠又认定是块石头。于是,卞和又被砍去右脚。等到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哭于山下。文王得知,派人询问,卞和说:“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狂。”文王派玉工剖璞,果然得到举世无双的宝玉一售和氏璧。 此即“有眼不识荆山玉”一 语的由来。《金瓶梅》二十二回:“我西门庆-时昏昧,不听你之良.言…正是有眼不识荆山玉,拿着顽石一样看,过后方知君子,千万饶恕我则个。”这说明,明代还没有发生音讹。明代以后,原话就讹变为“有眼不识金镶玉”,使人难以理解。而这种音讹,看来还有严重的趋势,1988年10月4日,某报载文《卞和献玉思》曰:“卞和又向武王献玉,没想到武王也有眼不识金香玉’,又以同样的罪名砍掉了他的右脚。”这“金香玉”就更无法理解了。
字讹是俗语讹变的另一种形式。
“不到黄河心不死”这一俗语, 就是被后人改篡了的,它的原话是:“不到乌江心不死。”这一 俗语原来包含了一段故事:乌江,今名乌浦江,在安徽和县东北。威名赫赫的楚霸王项羽,当年就自刎在乌江岸边。垓下|战,楚军大败,江东八千子弟无一生还。“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霸王别姬,项羽最终在乌江岸边演出了一幕悲壮的活剧。根据这一史实, 后来就有了“不到乌江心不死”这一说法。 明代话本小说《拍案惊奇》卷十五:“恁地说来,也还有些志气。我道你‘不到乌江心不死’,今已到乌江,这心原也该死了。”这说明,至少在明代,“不到乌江心不死”仍在流传。明代以后,大约由于黄河的知名度比乌江更高,于是就用“黄河”替代了“乌江”,衍变为“不到黄河心不死”,语义也从“不到一-败涂地决不甘休”,变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俗语中的义讹也不罕见。
“跳到黄河也洗不清”,这句俗语使用频率非常高,当然,它的含义人们也是清楚的:加在身上的污点,泼在身上的脏水,在别的河流中洗刷不掉,即使到了黄河也仍然洗刷不了。可是,一问究竟,就令人犯难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黄河之水较其它一切河 流都要清澈、干净么?而事实上谁都明白:黄河水比其它河水浑浊得多!”黄河清而圣人生”,古人就认定黄河水变清是罕见、难遇的事情。既然如此,“跳到黄河也洗不清”就无从索解了。其实这句话源于一歇后语:“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你看,其中的语意不是豁然明朗了么?由于改变了原来的句型,又加一“也”字,含义大变,人们也就无法从字面上理解明白了。